杨东波
(晋中学院体育系,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田径运动是建立在走、跑、跳等自然动作的基础上,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田径运动除了具有锻炼价值,还在培养人们的精神意识和文化修养中起到了促进作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在素质教育教学大背景下,要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运动锻炼习惯。
关键词:高效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教学改革研究
引言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都被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但经过研究发现,部分高校体院专业的田径教学活动开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够明显的,其中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要求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始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但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客观条件、学生兴趣是不相符合的,明显的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运动技巧。
一、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素质教育教学大背景下,体育专业教学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竞技能力。同时,新课程改革理念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贯彻落实,促使教育教学方式得以创新和改善,但其中的弊端问题也逐渐暴露。具体而言,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目标偏离了培养学生综合体育能力的教学目标,使得专业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缺少必要的指导依据[1]。
目前,高校教育教学的宏观目标是定位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关注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强调与技术性和竞争性,缺少系统性和完备性。但随着体育学科教学的创新发展,体育教学内容得以不断丰富,人们对体育知识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和扩展。在这个环境下,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目标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全面性,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此为教学指导,对体育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扩展。此外,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但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田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所选择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二、高效体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的对策
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的改革创新是系统化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如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创新等等。所以,针对田径教学进行创新改革,主要涉及到上述几个方面,仅供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教学目标改革是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的基础。相较于其他的体育运动项目而言,田径运动项目则更具有教学优势,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的精神指导,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因此,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实现“寓教于乐”的根本目标,促使田径教学成为具有竞争性和娱乐性的运动项目。体育学科教学是高校推行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突破口,要牢牢的把握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特征,即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教学创新。基于此,田径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与学生在教学中建立起和谐的互动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和自主锻炼习惯,充分发挥素质教育教学价值意义[2]。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体系是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层面上的要求和反映,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完善的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体系,涉及到知识教育、人格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自我发展等方面。根据综合分析,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在运动技术传授方面准备的足够充分,但在其他的几个教学方面稍显不足,偏离了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因此,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建设综合性的体育教学课程,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心理特征,完善田径教学内容。简单而言,高校在技术技巧为内容的教学活动中,融入健身娱乐的运动项目,增加田径教学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参与田径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3]。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因而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受到重视。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现代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要始终围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开展教学活动,重在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诸多方面降低体育知识的学习难度,实现提高体育专业田径教学高效性的目标。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用于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的方式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技术、竞技学习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与田径运动自身的技术性和综合性是相符合的。在具体的实践教学应用中,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注重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渗透,保证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目标的实现[4]。
(四)教学体制的改革
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是系统化的教学课程,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需要完善的教学体制作为保障。具体而言,完善的教学保障机制,涉及到教学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机制等诸多方面。其中,培训机制是针对体育教师制度的,旨在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术。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导,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高校在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过程中,则要针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鼓励其汲取优秀的教学经验,促使其功能作用得以做大化的发挥。而教学评价机制则是针对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田径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正确的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保证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这个改革之后的教学评价机制,则更具有全面性的特点,涵盖了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这两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田径教学机制改革是对现有教学机制的完善和补充,需要体育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不断的进行教学探索和完善,发现自身在田径知识学习中存在的不足[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由于学生的个人能力有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教学要求,则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和创新,保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田径教学活动中,推动教学改革深化。
参考文献:
[1]刘景裕,郭炳德.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与改革趋势研究[C]//第二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2013.
[2]张文漪.田径教学在高校体育课的开展现状与前景研究[J].科技信息,2011(036):317-318.
[3]王鸿宇.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高教探索,2017(0z1):028-029.
[4]李楠.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文学少年,2019(002):P.001-001.
[5]孙立伟.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009):010-010.
作者简介:杨东波(1980-05),男,汉族,山西大同人,实验员,硕士,晋中学院体育系,研究方向: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