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莲1,杨晓波2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临沧 677000)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重要群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容易受到的负面影响和出现的突出心理问题;本文在解读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标准的同时,结合大学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尝试提出增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环境;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显示,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而职业占比中学生排名第一高达21.0%,年龄占比中10岁到29岁的青少年高达31.3%。[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使用会对个人的心理行为、个性展现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如果过多的沉迷或者病理性使用则会造成一连串的负面影响。[2]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及建议,具有时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否具有良好的现实感,另一方面能否及时并恰当地调整信息超载所带来的困惑以及网络和现实中的自我差距、再一方面能否在时间上进行自我管理等。[3]网络具有虚拟、开放、隐蔽和无约束性的特征,对于心理各方面正处于成熟阶段的大学生来说,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显得更加突出。
(一)阻碍大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网络信息被严重污染的局势下,豪无约束地上网使大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受到严重威胁。网络生活是就好比一种真实的虚拟人生,不健康的网络行为容易造成个体角色混乱,人格扭曲,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人格这种社会心理、伦理现象也随之产生。不良的网络行为最终阻碍大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导致大学生网络依赖和强迫心理
大学生是往往是网络依赖症的高发群体。有些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很强,每天都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从而导致他们对其他事物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平日生活的圈子也越来越小,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也变得逐渐淡漠;产生网络心理障碍而被迫辍学是个别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而造成的后果,而极个别大学生则表现出明显的网络信息强迫现象,更有甚者在海量的信息前迷失了自我。
(三)引发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危机
在虚假信息泛滥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往往会因为比较容易相信网上的虚假信息而遭受挫折或造成损失, 如产生游戏心理、怀疑心理、欺骗心理、攻击心理、消遣心理和寻求刺激心理等,部分学生会对网络产生信任危机,而这种信任危机一定程度上又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信任产生不良影响。
(四)致使大学生价值观偏差与道德失范
网络上的信息有真有假,而这种真假信息的存在方式则与传统的文化道德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冲突。一方面,大学生由于缺乏成熟的理性思维,对于网络上的各类信息通常毫无选地全面接受,因而容易被不健康的信息影响,进而导致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益突出,大学生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感以及集体意识趋于弱化。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
广义的网络心理健康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较为高效、满意和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网络心理健康则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即意志、行为、认知、情感、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4]在我国,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如下的归纳——
(一)具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观念和意识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既不要过分依赖网络,同时也不要谈“网”色变;其次上网目的要明确,合理安排时间,拥有健康、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然后要有辨认真伪网络信息的能力,及时改正自己的不正确认知和行为;再次要主动了解网络心理障碍的判断标准以及产生的原因和主要表现,掌握且能运用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从而增强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后要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拥有良好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观念。
(二)能够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
由于网络环境具有身份的虚拟性、想象性、多样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容易影响个性的整体性、独特性和稳定性,导致部分人会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困扰。网络双重人格指个体在网络和现实中的人格既是彼此独立又是相对完整的,二者无论在情感态度还是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彼此独立,有时甚至处在剧烈的对立面,是典型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因此,这就要求大学生生活中必须做到以现实世界为主,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营造健康的网络心理环境的目的。
(三)能够保持网上网下良好的情绪
一方面,大学生不论在网上还是在网下要能正确恰当地表达情绪其所产生的心境应是愉悦、乐观、平静的;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在遵守网络道德的前提下,网络能起到调节、宣泄情绪的作用。
(四)不因网络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
在使用网络时能做到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控制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如果出现为了逃避现实生活而躲进网络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容易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因此,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时就要做到不将网络当作唯一的精神寄托,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从而促进自身生活学习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五)有正常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协调
如果人长期沉湎于网络上的虚拟世界,就容易产生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弱化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缺少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沟通,另外,在网上交往时,不可避免会出现较强的攻击性、过度的调侃性,甚至是侮辱性,因此,要求人们处理好人机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社会中保持人际关系协调发展,并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网上交往行为是很有必要的。
(六)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不健康的网络心理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网络成瘾等网络身心障碍,主要表现为在离线时会产生诸多的身心不适应现象,对网络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因此,大学生在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现象是判断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三、加强大学生校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心理教育新的发展方向,而且也是一种专门针对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进行防范和治疗的网络教育活动。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我们可以结合大学校园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主动地采取一些具有实效性的措施,使大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素养人。
(一)积极打造健康高雅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在整个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高校校园网和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高校校园网络应向学生提供科学的、经过筛选的、优质的心理健康信息资源,并向学生推荐绿色的心理网站;净化网络信息空间就必须对网络内容进行监控和过滤,加快对抵御信息污染能力的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包括开发和安装先进的过滤软件,对网络信息的内容进行审查和筛选,及时发现和剔除不良信息,减少信息欺诈;采取多重信息保护措施,对网络上的非法信息进行屏蔽,确保高校心理健康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健康性。
(二)通过多种途径净化高校校园网络环境
在网络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网上暴力、网络色情和网络游戏充满着各种诱惑,心理素质欠佳和辨别能力尚弱的青年大学生们常常感到难以适应,极易陷入压抑、不安和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甚至导致网恋、网络成瘾、网上暴力和犯罪行为等。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要向学生推荐绿色优秀网站,并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精神氛围,建立和完善高校校园网络有害信息监察制度;要改变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状态及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的状态,必须实施网络法制,依法打击网络犯罪、网络色情传播、网上暴力和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活动者。
(三)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网络健康与咨询管理系统
各高校校园网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管理系统网站,综合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开通心理健康网络课堂、通过开展在线心理咨询、心理测验和个人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管理等工作,面向广大学生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创造条件使校园网心理健康资源数量和质量达到相对平衡状态;与此同时,校园网络维护人员在学生课余时间和周末时间在线值班,确保在线心理咨询开放时段与学生课余时间段相一致。
(四)培养大学生基于问题搜索的意识及能力
网络信息获取的快捷性、便利性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大胆尝试、不断开拓并获得丰富心理健康知识的舞台,丰富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渠道,学生的学习目标基本上能够在不与其他学习者或者是教师发生交流的情况下达成。如,现在很多网站上提供免费Blog(Blog 全名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微博和知网等网络交流学习平台,它们都是以网络作为载体,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能够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直面自己心理的成长过程并且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这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成长过程进行初步的管理,并更多关注自己每天的成长,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心理健康教育内部的积极性。
总之,要想真正持久地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讨影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充分关注高校校园健康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维护,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培养他们进行网络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N].2021.02.
[2]刘欣.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3):128.
[3]李緩,杜洋,郭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1.
[4]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56.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陈春莲(1970- ),女,白族,云南大理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高等学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作者:杨晓波(1973- ),女,汉族,四川荥经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教育教学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