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 100000
摘要:职业核心素养是“职教高考”制度建设“文化素养+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职业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包括质性评级、量化评价以及第三方评价。加强第三方评价方式的比重并建立发展性评价是未来职业核心素养的发展方向。对建立科学完善的“职教高考”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教高考;职业核心素养;过程性评价;第三方评价
自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自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前夕,先后在不同场公开发表重要讲话,并对加快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国务院首次提出了“职教高考”的制度概念,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核方式进行融合,对于完善我国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有原来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向高质量阶段发展,“职教高考”的提出,有利于缓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加快现在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解决高质量人才短缺现状的战略之举。因此为保证职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的举措,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一、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框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推行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实施,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等迅速成为教育界各学者之间热议的主流话题。当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概念核心,其主要内容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
(一)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
还有学者认为,职业核心素养提出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变革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促进自我发展需求,融入社会以及胜任其岗位工作的必备的品格和能力[2]。即适应其职业生涯发展以及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层次职业素养。
(二)职业核心素养的框架
职业核心素养隶属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范畴,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量表》谢鑫将职业核心素养划分为六个维度,分别为:职业能力、健康生活、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精神、责任担当[3]。
王艳辉则认为为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体现跨时代意义并与国际接轨,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应当具备工匠精神、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能力、外语能力以及职业规划发展能力等八大核心素养[4]。
基于以上学者对于职业核心素养框架的见解并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同时参照方建华博士构建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徐国庆等总结的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等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本文的职业核心素养的框架[5]。
本文将职业核心素养主要分为两个维度,即通用核心素养和专业核心素养,根据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的特征以及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的进一步具体化的描述。
二、职业核心素养的评价视角
美国泰勒表示“评价是决定学生实际行为发生的变化并达到何种程度的过程。”普通教育的培养结构主要由学校和学生两部分构成,职业技术教育基于对后工业化人才需求的培养目的以及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其主要由学校、学生和企业三部分组成。作为职业技术教育不同的组成结构,对于职业核心素养的评价角度也均有所不同。
(一)学校视角
职业院校是企业招聘高质量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绝大多数学校在课程设计上以教学为主,对于学生的评选以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作为主要的评价原则,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水平以及专业所需的实践操纵能力。
(二)学生视角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于职业观念的理解大多来自于学校老师的讲解或某一关于职业发展规划课程的学习,对于未来职业的发展依托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的获取,为此大多数学生对待评价自身和他人核心素养的水平皆以课程或者学期成绩为准。
(三)企业视角
为适应不同时期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的趋势,目前企业招聘时更加注重毕业生的个人的基本素质,职员的软性能力、发展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的职业核心素养的需求现状为出发点和首要依据。
三、职业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属于平行教育,是国民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专门技能和职业服务需求导向作为关键能力,为此职业核心素养与职业工作环境以及岗位应用能力密切相关。
(一)基于质性研究的评价方式
1.单项技能性评价
单项机能性评价是指针对那些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具有迁移性的职业核心素养,即通用核心素养进行单独测试。
2.综合项目评价
综合项目评价主要是对专业核心素养进行评级,采用的是任务评价法或者以项目为导向的评价法。评价过程中可以将任务定义为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必须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或者需要进行交流合作才能够完成的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能力。
(二)职业核心素养的第三方评价
第三方的评价主体主要包括企业、教育部门、社会和行业。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评价仅仅处于教育部门的领导下,社会、企业的参与度微乎其微。因此导致学校在设置专业课、技能课时所学内容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第三方评价主要目的是突出社会、企业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评价的话语权,增强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参与教学的融合培养,真正达到校企融合,提高人才的质量,培养高素养、高技能的发展型人才[6]。
四、职业核心素养的展望
(一)加强职业教育领域的评价理念
我国的职业核心素养研究起步较晚,并且现有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普通教育研究领域,只有少部分学者在剖析核心素养的同时涉及到了职业核心素养领域。随着“职教高考”的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地进入到了大众视野中,加强职业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研究,无论是对未来培养高技术、高水平、高素养的职业型人才,还是对于目前“职教高考”人选的筛选和培养都有着重大意义。
(二)加强职业核心素养的量化评价
现有研究大部分只侧重于某一具体学科,围绕适合其专业学科领域的职业核心素养的理论阐述,而深入探究职业通用核心素养和专业核心素养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的成果极为少见,尤其是对于职业核心素养量化数据的分析、评价标准的确立以及指标体系的建构更为鲜有。应加强对职业核心素养的量化研究,用实际数据分析归纳学校、学生、企业之间存在的培养与需求间的误差。
(三)融合第三方评价
加强第三方评价在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中的比重,在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方面应当以实际工作需求和用人单位为首要依据,第三方评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社会经济走向能够合理引导职业教育师生转变其原有的素养评价观念,提高企业对于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满意度,使得职业教育院校对于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评价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02):145-154.
[2][4]王艳辉.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建构及培养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9):35-40.
[3]谢鑫.高职学生专业承诺对职业核心素养的影响:学习投入的中介效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2):83-87.
[5]方健华.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6]孙晓玲,蒋涛.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需求的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17(16):71-75.
作者简介:李雪(1996-11-22),女,汉族,籍贯:河北省迁安市,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学生,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