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
中南民族大学民社院 武汉市 430074
摘要: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根本诉求和最终归宿,也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就大学的素质教育而言,其价值取向何在?笔者以为,在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这两个价值维度,在这方面大学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价值维度;人文素质;科学精神
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共识,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其合理性和先进性自不待言。然而这一理念却未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贯彻,固然存在着诸多原因,但这种状态却是令人不解,也令人忧虑的。笔者愿对当下的大学素质教育贡献一些个人思考。
一、大学素质教育的价值之维
大学素质教育究竟应该以什么为价值取向?这无疑是一个关系至巨、言人人殊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加强大学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应当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这是因为:
(一)人文与科学的互补共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核心要素。所谓人文素质,即人的自我关怀,具体表现为对价值和命运的坚守与关切。与人文精神的“内在”不同,科学精神以“外在”世界为观照,即为追求真理的精神,它寓含着探索、实证、原理、创新和独立等五种精神元素。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科学精神更是不可或缺。
虽然对象迥异,并不意味着二者旨归走向分途,在终极关怀上,都是以人类价值为中心的。但科学却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给人类带来福祉,也可造成灭顶之灾。为了人类的福祉,需要以创新的精神,探索未知的世界,更要以人文精神约束和引导科创行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将失去其应有价值;没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将是残缺、呆滞的。
(二)对传统重知识轻素质的功利型教育模式的补偏救弊。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文理分家,以窄口径的专业教育为模式;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尚实用而轻素质的取向严重,其弊端已经初显,终将造成“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局面,这种教育模式已经非改不可了。
(三)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家蔡元培精辟地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物理学家劳厄说:教育“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素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忘光后剩下的东西”。所谓“剩下的东西”,应当是由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内在品质和素养,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属于一种积淀、内化的东西。这些鞭辟入里的言说切中现代教育的本质,透露出素质教育的终极归趋,亦深刻地表明:大学素质教育的价值之维在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培植。
二、大学在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方面大有作为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其责无旁贷的义务,但是人才的培养并非简单、机械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熏陶。在构成人才综合素质的结构内,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为核心,其他方面无不以此为基础,若缺失了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便谈不上其他素质的养成。鉴于此,大学应该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在转变观念和教育实践上多作为。
(一)转变教育理念:由单纯重知识到全面尚素质
中国传统社会注重素质教育,在儒家先哲看来,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解惑”,也在于“传道”。
“解惑”是传授知识,即“授业”,以使受教育者获得“安身”之具;“传道”则是陶冶精神,以使受教育者养成健全的道德人格,从而获得“立命”之本。在这里,“安身立命”是人生幸福的提炼。
源于古希腊的西方传统大学教育亦以培养身心健全的理想人格为目的。迄至十七世纪,随着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经济上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出现,大学教育发生了转型,即从以人文素质为重心,转而以技术教育为目标。作为“后发型”国家,中国在现代化的征程上对于科技的发展有着较之西方国家更为迫切的现实需求,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偏向知识教育,而疏忽了素质教育。这种教育理念的导向情有可原,一定时段内亦有其存在价值。但是,单纯偏倚知识的教育模式毕竟不是现代教育的终极诉求,也不符合全面发展的中心价值。因此,我国的大学教育务必转变观念,着眼素质培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实质,真正树立起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改进人才评价机制:由重学业成绩到尚综合素质
在某种意义上,学业成绩固然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一种指标,但绝不应是唯一的指标。有所谓“第十名现象”一说,有无科学根据暂且不说,作为一种存在的客观事实,不应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那就是,过去那种全盘以成绩为人才评判标准的做法值得检讨。其中涉及到高考制度是否需要改革的问题,应由专人进行慎重决策;至于大学,没有了“升学压力”的考量,应该率先摒弃“以成绩论英雄”的机制,转而以综合素质考察学生,包括文体特长与爱好、社会实践和学生社团等等,皆可纳入考评视野。这方面国外高等学府的成功经验颇可为他山之石。
(三)优化课程结构体系:由偏应用型到综合素质开发型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实行文理分科,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非均衡状态,时下已引起诸多非议。及至大学阶段,分科教育以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可以说是国际惯例。但是,鉴于我国高中教育的分科模式,大学教育理应弥补其缺失,在课程设计上,尽量兼顾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就文理分科而言,理工科在进行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基础上,应规定适量的人文学分,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一些人文课程,以便培养人文关怀;文科在进行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前提下,相应要求一定的科学学分,设置有关科学知识、科学发展之类的课程,以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四)营造浓郁人文环境:由单纯的居住空间到人文养成之所
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涉及特定的校风、学风。就校风而言,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标举“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曾为北大教授的陈寅恪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形成了令人称道的北大精神,这种校风激励了无数北大学子,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诸多关心国家社稷的革命家,励精图治的政治家,追求真理的学问家……当然,校风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必须经历数代人的积累;校风的形成也并非形式上的标榜,仅凭某种“校训”即可营造,而是要藉以和风细雨式的长期濡染。从校风营造的“软环境”来讲,校领导的科学决策、教师的道德文章、师生关系的和谐、学术风气的浓郁等等;以“硬环境”而言,优雅的校园景观、人性化的校园设施等等,都是构建良好校风的必要条件。
就学风而言,学风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显现,它既是校风的体现,也是校风养成的关键。良好学风的营造,决不是制定一些硬性的校规便可达成。个人以为,教师对于学风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图书馆中署名的学术著作,校园小道上的匆匆步履,讲台上的口若悬河……这些景象都会令渴望成才的学子感念许久。知名大学中往往是那些“学术大师”的精神和人格,感召着莘莘学子。教师应心怀学术至上的精神境界,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以自己的人格和学行去教化学生。有了典范的昭示,浓厚学风的养成自是水到渠成。学风的成长是以润物无声式的态势展开的,清晨琅琅的读书声、图书馆埋头苦读的身影,这些身边的一幕幕是最令人动容的,往往成为大学生涯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总而言之,大学素质教育的价值之维,在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共同培养,在这方面,学校是大有可为的。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改进人才评价机制”“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和“营造浓郁人文环境”等具体举措,大学的素质教育一定能取得卓有成效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