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辉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泸江小学 661699
“问题解决”教学是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的学习难点之一。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教师的教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把知识、思维、情感相辅相成地有机融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样一种转变,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率呢?这对三年级的学生很重要。
思考一:什么样的读,决定什么样的理解水平。
在“读”字上下功夫,从读开始帮助学生扫除理解的障碍。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在多年的应用题教学中发现,文字越多的、文字越难理解的应用题,学生的做题的错误率越高;应用题不会做的学生多数是在读题目时急急巴巴,所以“读”的程度决定理解的水平。由于“问题解决”是用文字描述的数学问题,在小学三年级应用题的教学中,教会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切入点,就从读开始。有些学生在做应用题时,根本就没有读懂题目,没有理解数量关系,就盲目用所学知识进行“加减乘除”解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从例题教学开始,首先让学生读2-3遍题目,然后试着把例题文字变成自己的话,或者能换一种语言方式来表达重要句子的意思。如“男生比女生多5人”“还可以说女生比男生少5人”;“上衣的单价是裤子的2倍”“还可以说裤子的单价是上衣的”。其次是在熟读中找准信息和问题、在熟读中发现条件与问题的单位是否同一、在熟读中准确地分析数量关系。
思考二:用什么样的问题去带动学生积极思考?
设计好问题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深入研究学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第一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来思考能算出什么,从而解决问题。第二种是看问题想求什么,需要哪些条件,再选择条件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一班栽树50棵,二班栽的比一班多7棵。两个班一共栽树多少棵?”的应用题时,如果用第一种方法“根据条件想问题”可以这样想:根据“二班栽的棵树比一班多7棵”我们可以求出二班是:50+7=57(棵),再联系“三年级一班栽树50棵”,就可以算出“两个班一共栽树多少棵”,从而解决了问题。如果用第二种方法“根据问题找条件”可以这样想:问题求“两个班一共栽树多少棵”,那就得知道两个班分别栽了多少棵,从条件中我们能找到“三年级一班栽树50棵”,暂时还不知道“三年级二班栽树多少棵”那就得找条件算出二班栽的棵数,这样就需要利用条件“二班栽的比一班多7棵”,先算出二班栽的棵数,最后和一班所栽的棵数相加,从而解决问题。
像这样教会了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提高了学生在做应用题时自主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应用题中还涉及到许多典型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有着极强的规律性。虽然这类应用题也可以用解答一般应用题的方法来解答,但如果学生把握到它的规律性,用它特有的典型关系式来分析、解答就会更加简便。如:路程÷速度=时间,总产量÷工效=工作时间,总产量÷单产量=数量,总价÷数量=单价。例如:商店有20箱苹果,每箱18个,每个2元。这些苹果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这道题是求总价,关系式是:总价=单价×数量。这样根据数量关系式就能轻松的解决这道题。当然一般典型应用题都不是一步的简单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地、准确地应用各种关系式子。在教学中我会经常利用书本上的题目,列举生活中有关慨念的例子,让学生判断、理解,逐步掌握、运用,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自主解决典型应用题。
思考三: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变生涩抽象为具体直观??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还重点教会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借助于线段图解题,可以化抽象的语言到具体、形象、直观图形。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而且社会经历又少,给理解题意带来很大的困难。教师引导学生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直观,形象,具体,而且有时还可以化难为易,判断准确。有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清,借助线段图可以准确的找出数量间的对应关系,很容易解出要求的问题。另外线段图不但使学生解答应用题不再困难,而且借助线段图,可以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如在三年级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明家、冬冬家和学校都在同一条路上,小明家离学校是5000米,冬冬家离学校是3000米,问他们两家可能相距多少米?”学生只想到了用5000+3000=8000(米),于是我就在黑板上画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出学校,让学生来画小明家和冬冬家,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发现,小明家和冬冬家有可能在学校的同一侧,也有可能分别在学校的两侧,所以学生发现这题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5000-3000=2000(米),这样,通过画线段图培养了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在教学用画线段图方法解决问题时,学生体会用图解题的直观,形象,体会简洁、方便、易理解的特点。实践证明,线段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实用性,如果学生从小掌握了用线段图辅助解题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有大大的提高,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思考四:用什没样的教学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问题的创设饱含让学生经历思辨的价值诉求,但要成为真实生动的课堂现实,还与生动的教学情景息息相关。 用什没样的教学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更需要智慧。现实世界中有许多有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实践活动的教学,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供现实基础和一些生活经验。如教材中的“制作年历”“设计校园”等。学生对于此类离生活很近的数学素材很感兴趣,能依据所给素材提出许多实际问题,并能想办法解决,而在实践活动中所积累的这些经验对于学生以后的应用题解决中,是很有好处的。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小丽和她的爸爸、妈妈与小东和他的爸爸、妈妈星期天一起乘车去科技馆看展览,车票每人2元,门票每人8元,问一共多少元?有的学生很快便算出共需60元。然后我提出:你觉得这个结果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如不符合,你能给这道题加上什么样的条件,使它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这时学生会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到,儿童乘车或购买门票一般是大人的一半,如果年龄更小的话,甚至可以不需买票。这样,解决这道题会出现三种情况,小明和小红买全票、半票或不买票。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时,就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考虑,能逐渐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而且容易理解那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数学问题。
总之,对于应用题的教学,灵活地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关键在于学生掌握了各种方法后,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千万不要死记硬背,机械地套用解题方法。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