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行素质教育遇到的瓶颈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4期   作者:韦永福
[导读]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韦永福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我国素质教育逐渐呈现出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的融合状态,但由于招生政策导向、生源组织办法和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原因,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还不够理想,应试教育和同质化教学依然盛行。因此,在国家政策层面和学校教学层面,应该继续调整顶层设计和教学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积极开展分类教学,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素质教育
        
        无论从在校生人数规模,还是从教学资源分配上看,职业教育在我国已经占整个教育系统的半壁江山。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日益凸显。高等职业院校也应以素质教育作为培养目标。本文主要对当前职业院校教育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和破解办法。
        一、当前高职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矛盾探究
        1.理论教学和社会环境影响之间的矛盾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关键点,主要目的是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抵制腐朽思想,树立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高职院校没有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制定,没有根据专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从而影响对学生的管理。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活动时,没有进行硬性要求指标,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中评价体系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教学活动和管理没有相应相匹配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严重影响了教学管理活动的效果[1]。高职院校在此过程中也应改善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单一模式,以社会需求为主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为:以教育部教学指令为主,在适应人才及市场发展的同时培养高级专业性人才。在对教育行业做出贡献的同时,提升我国经济实力。在学生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同时,还应进行德育教育引领。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提升教育质量。
        2.知识和能力之间的矛盾
        文化素质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部分,主要包含技能、知识、方法等综合部分。在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何均衡学习、表达、实践、创新、协作等核心能力,并破除以往呆板的印象为当前的一个主要内容。传统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重基础知识教育忽视学识教育,为解决与知识、能力之间的矛盾,还应加强素质教育的培养。工匠精神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学生在学习德育教育知识的同时,做好素质培养,注重科学实践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学生需求和教育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除传统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实践技能。在教学活动和学生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育,但其中存在途径和内容的差异,在人才进行培养方案的设定中只有通过进行二者的整合才能保证效果的实现。不少院校教师素质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为解决不相适应的矛盾还应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探究
        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做好实践和理论传授的融合。第一,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即对教育管理和活动进行融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进行社会活动,从而促进高职学生的发展。在注重学生智力开发的同时,也能保证技能的培养,对德育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确保教育管理活动的完善,辅导员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学习和品德共同养成的作用下,进行职业素质归纳,从而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更新。

第二,教育管理和活动的融合,一定程度上符合现阶段高职教育的规律,学生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在严格的管理下,促进学生职业习惯的养成,通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在基础文化理论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一定的强化。在现阶段我国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一定程度上能提升管理和培育效果;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解决素质教育主要矛盾的着力点分析
        1.培养工匠精神,和实践相融合
        高职教育作为“工匠精神”中的重要精神追求,在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需要“校企合作”,并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促进教学及理论的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主要观念是通过德育教学,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理论的应用,有效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和树立理正确的人生观,加强教学观念的调整。在学生培育过程中,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不断自我更新和完善。高职院校有专门的部门,在辅导员的辅助下和任课教师共同协作,通过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划分,在学分学时的分配下,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选定师资的配备,随后对社会组织进行规范,从而保证学生管理的规范性。现阶段应进行相应课程的修订,在加强学生课程教学专业性的同时,破除学生教育管理的随意性。通过对学生教育管理和教学计划进行设定,在进行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职业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根据专业特点选聘学科带头人,从而实现深度育人模式的有效提升。
        2.推行文化素质教育,重视教育评价
        确保管理活动和教学活动同步进行,加强学生管理和教学活动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应该在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2]。例如在高职一年级基础课程的学习时,首先要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让学生确定自己的整体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目标。在高职二年级阶段进行专业的划分,通过体育等各种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最后一学年通过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和创业教育等多种活动,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操技能,确保就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在目前教学课程的考核体系相对比较完备,但相关教育管理系统较为缺乏,没有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系统的规划,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应进行德育培养模式的建立。通过对职业培养和德育学分进行规划,从而促进过程和结果评价的结合,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提高教师质量,做好教学改革
        新教育改革后,要求学生和教师转变观念。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应提升自身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减少太多的理论化讲述,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班级经营以及活动设计中,改变课堂形式,化个体为团队的形式进行互动教学,同时,教师还要借助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比如计算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新型科技技术,也可以利用微课堂和翻转课堂去帮助学生针对思政知识的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记录,进而优化改革教学。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也可以被看作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可以跟教师进行学习讨论,教师也不再是传统的课堂讲授者,这也使得老师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观察和教学设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对自身行为规范、加强对教学体现的认识和理解。对管理和教学课程同步构建,通过课程作为教学活动构建的基础,实施教学管理。对课程的目标和整体的高职教育理念以及学生成长规律相结合,在确保课程正确实施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建设[3]。
        结束语
        从当前来看,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究过程中,应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和素质的培养,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将管理和教学活动进行同一个高度的审视,确保学生管理活动和内容是依据育人这个目标实现的。管理目标明确,管理活动规范,提高教学活动多样化,提升教育的管理效果,确保高职院校的学生能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建立同步的育人模式,提升教学管理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管理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夏,潘玉成.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28(03):79-85.  
[2]姜为青,王明艳. 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途径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7(13):118-119.  
[3]李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05):33-34.  



作者简介:韦永福(1972— ),男,壮族,在职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工商企业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