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性”一体的好课观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4期   作者:王奕璇
[导读] 关于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这一看法,正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首先要认清何为好课,才能设计一堂好课,呈现一堂好课。

        王奕璇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总校)
        摘要:关于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这一看法,正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首先要认清何为好课,才能设计一堂好课,呈现一堂好课。本文将从好课的“四性”,也就是科学性、主体性、模糊性、开放性进行阐述笔者心中的好课观。
        关键词:科学性    主体性    模糊性    开放性
        一堂好课是由方方面面构成的,是一个整体,我认为科学性、主体性、模糊性、开放性是一堂好课的必备要素。教师授课时,充分考虑这四性,也会较好地呈现一个完整、优秀的课堂。
一、好课有一定的科学性
        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体现了教学设计、教材解读的多元性,但是这个多元性不等于没有边界或者可以随意解读。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教材解读的时候需要根据课标以及教科书进行设计。
        所有的学科都有学科课标,课标是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的基准,课标才是我们安排一切教学活动的客观依据,根据课标,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出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的设计,我们需要将教学过程严格化。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既要遵循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在逻辑,又能够在开放的前提下得出一个比较严格的基准,这就是课标,这样,才能在课标中建构一节好课。
        而在我们一节好课中,教材是客观的主体。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总是强调教材的重要性,要解读教材,解读教材,一直没有很懂解读教材的必要性。直到进入小学见习,临时接到任务,要上一节数学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倍”的认识,这个知识点,之前都没有进行过教材设计的撰写,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上。翻开教材,快速地过了一遍知识点,以及教材里的上课流程,重难点,按照教材设计的思路上完了整节课。课后,我发现,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师一环扣一环的,能够将整个知识点串起来,一个知识点产生一个一问题,这一个问题又能引出另一个知识点,是有内在的逻辑的,对于重难点的设计,书中都有特殊的符号,比如:用圆圈圈起来,用不同颜色的字体等等,对于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任何一节好课都必须基于课标、教材,这些都是一节好课的基准。
二、好课要有一定的主体性
(一)千万别把学生当成了“课堂道具”
        小学中,打造优质课,往往是利用教研组的力量集体备课,反复打磨、切磋、演示,然后下面教研组的老师听课、挑刺,这个地方要改一改,那个地方增加一点,最终整个流程成熟之后,就拿出去了。
        这种课的设计究竟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理念呢?我觉得是着重表现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表现教师的基本素质,但是这个课里面缺少学生,学生成了教师手下的道具,学生存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就好像学生是群众演员,教师是主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和维持一种和谐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氛围,形成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个共同体中学生才是主体。我们理论上是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但实际上,我们上课的时候还是非常强调老师的强势地位,往往还是目中无人。教师恨不得一整堂课把自己对学科自以为独到、深刻的见解都讲出来,不但感染学生,还要顺便感染听课老师。
        叶澜教授认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公开课、观摩课要上得没有一点点问题,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真实的课堂应该摈弃演练和作假。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
(二) “留白”也是教学的“艺术”
        好课的第一个标准是,以学生为中心,尤其以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为中心。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学生状态自然松弛,才能够讲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才能够在原有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兴趣、见解以及情怀。要做到这一点,课堂必须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甚至我们允许它有一定的无效性。所谓高效课堂,并不是说从头到尾都是干货,如果让学生的脑袋一刻也不闲着,一直在高速运转,学生的收获反而不大,学生可能难以消化。


        在小学见习的时候,我们小组的同学上了一节——“认识角”的数学课,在王老师的课中,很重视课堂的留白,让学生在一系列摸角、说角、找角、做角的过程认识角的特征,并充分感知“角的大小”,教学活动一环扣一环,每一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都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感受角,教学环节松而不散,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
        所以:
        为什么课堂要老师重复一些内容甚至留白?就是要放慢节奏,让学生有时间琢磨知识点;
        为什么课堂中出现的幽默能带来更好的效果?因为幽默的时段里虽然并无干货,但却给了学生一个愉悦的环境,使学生有好心情来接受干货或者思考干货;
        为什么课堂里有一些无效的环节和内容是必要的?因为这跟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一样,这有助于学生将生活中形成的聪明才智用于学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自己有机会去亲近数学、了解数学、体验数学、思考数学、用数学、“做数学”,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三、好课要有一定的模糊性
        好课有一定的模糊性,这个模糊性指的是课堂流程粗线条,并不是指知识和逻辑模糊,更不是否认老师备课的作用。
        老师上课必须得备课,必须得对他的课有自己的理解和设计,但是不能够精确到在哪个地方做什么表情,在哪个地方要停顿。我们应该关注在课堂上和学生对话时自然生成的一些话题,捕捉其中的一些学生智慧的闪光点,进而展开。
        也许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出乎老师意料的,不在设计教案和备课当中,而那个话题、那个回答也许比我们老师事先准备、事先理解的东西更有价值。好的老师在这个时候是怎么处理的呢?好老师可以放弃自己事先的理解,顺着学生提出的很重要的、有价值的话题展开。这样,学生的精神才会真正地生长。
        事实上,只有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愿意和老师一起进行一场精神上的历险时,老师才能够真正地走入学生的心灵,否则,学生跟老师对话只是为了迎合老师,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
        所以,好课还有一个标准,就是教师能够迅速地捕捉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成思想的碰撞,达到认知的升华。
四、好课有一定的开放性
        好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师生均随时准备接受他人合理的观点,修正、完善对问题的认识;二是指能够打破学科界限,例如,语文课中可以有音乐、地理、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自然融合。
        例如,《美国语文》中有篇课文叫《“有趣的故事”》,讲的是终止奴隶贸易的故事。教学要求有以下几条:“利用图书馆资源收集奴隶贸易的事实。组织你的信息,最好画一张地图表明奴隶贸易的路线、日期和其他关键细节。”这跟历史有关。
        设计电影海报,“要求设计一个好莱坞版《有趣的故事》的海报。”这跟美术和平面设计有关。
        写一篇社论,“想象你是一名1789年的美国报社记者,当时艾库维阿诺的《有趣的故事》刚刚上市。作为一名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废奴主义者,请你写一篇社论作为对该书的反响。”这跟论证式写作有关。
        一堂课可以自然地把历史、科学、艺术等教育结合起来,这才是好课。
        有些时候,我们受制于专业性,主动画地为牢,使知识支离破碎,在狭隘的专业圈子里转来转去,找不到出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专业意识,只有问题意识,只要能解决问题,能满足好奇心,他们很多知识都愿意学。因此,重要的是调动并满足学生思考的欲望,而非强调老师所谓的专业性。
        为了训练表达而训练表达不是好办法,而应让学生先有思考的素材,这素材可以来自任何学科,思有所得,然后才有表达的欲望,才有好的表达。如果一个人对一幅画或一段音乐没有感觉,无动于衷,他能够表达出很精彩的东西吗?
        好课有无数,也有许多种。有的尽显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教材里学到了无限;有的将氛围营造得很好,洋溢着民主平等的气息,激荡起学生向学的心理;有的创造或引入生动新颖的组织形式,让人耳目一新,给学生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但九九归一,它们都必须“归宗”到“学生有成长、能发展”这一点上。

参考文献:
[1]陈大伟. 探寻一个敞亮的教学视界[J]. 人民教育,2006(7).
[2]华应龙. 我就是数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陆华山. 问题驱动:让语文课堂“春暖花开”[J]. 小学语文教学,2013(25):14-16.
[4]柳夕浪. 论课堂教学的对话式评估[J]. 教育科学研究,2004(1).
[5]叶澜. 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J]. 小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