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4期   作者:刘洋1 邓秋兰2
[导读] 本文立足高中英语教学,深入探索与分析国际理解教育的运用策略。

        刘洋1    邓秋兰2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绵阳  610000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据此时代背景,我国在教育领域层面也应做出相应的改革,积极融入并落实国际理解教育,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拥有国际文化理解、尊重与关怀的优秀人才。本文立足高中英语教学,深入探索与分析国际理解教育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国际理解教育;文化认知
        国际理解教育旨在通过传播和掌握各国地理、经济、文化和政治等知识,适应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的需要,达到各国及其人民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关心。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增进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尊重与认可,并使之养成文化自信,积极弘扬与传播本国的优秀文化。高中阶段是学生文化知识学习及人生价值观建造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融入国际理解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及内容的内化理解效果,还能增进其对多元文化的鉴赏与感悟,使之兼备优秀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并持以良好的素质修养而更好地面向与适应未来社会。
一、重视文化的融入
        英语教材及其内容中蕴含了多元的文化思想与理念,并反映了一些国家的社会发展形态及背景,那么为了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融入,我们可先从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方面进行深入考量,积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因素,深入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及素养。
        以外研版必修二,Module4“Fine Arts–Western,Chinese and Pop Arts.”为例,以本课语篇“Reading and vocabulary.”为例,其中介绍了毕加索等数位著名的艺术家及其艺术风格,而这些艺术风格的不同,归根究底也是源于中西社会发展形态及文化的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考量并把握这一点,在课堂积极组织开展“佳作鉴赏”方面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文化鉴赏及审视能力发挥而创设机遇。那么,在备课阶段我们需提前做以有关活动的准备,对语篇内容进行再次加工,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投放更多的中西方绘画作品,尤其是一些名家大师的。而后在课堂活动开展中,便可督促学生超越语篇原有内容对课件加以积极鉴赏与组内谈论,以此深切感悟中西方的艺术表现差异而了解社会文化的不同。
        就如经由鉴赏研究,一些学生了解到了西方艺术作品注重审美性与感性的艺术表现,这是由于西方艺术一直以来受哲学的影响,从而形成的审美意识;而我国艺术更加突出“求真”、“写实”的特点,这是源于道家及儒家思想对我国艺术发展形态的影响。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而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及社会形态,以此增进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了解与对我国文化的进一步认知与传承。
二、关注能力的培养
        国际理解教育背景下,我们要强化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其能够有效预见并避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分歧,提升与国外友人沟通、相互理解及合作的能力,从而发挥自身的价值,并推动社会及国家的繁荣发展。
        就以外研版必修四,Module3“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一课为例,本课内容在于对身势语的介绍,是与国家文化相关的内容,在语篇“Reading and vocabulary.”中做以了详细阐述。那么在语篇教学时,作为课堂组织者与引导者,我们不妨展开“情境交际”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来体验较为真实的语言情境,从而有效训练跨文化方面的意识及能力。如在学生解读语篇内容,获悉其主旨要点及信息之后,我们可组织其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与表演情境剧。


        首先可指导各小组在活动准备中分配角色,具体可扮演各国的人,如中国、美国与印度等,而后在情境活动的实践中,便需组织各小组在活动中以“入乡随俗”的方式展开跨文化交流,主要的活动经过涉及:我国同学走到扮演美国同学的成员面前,基于其文化背景而以入乡随俗的方式,通过右手握手来打招呼;而当美国同学走到我国同学面前,也需基于文化背景而入乡随俗,通过拱手,稍稍鞠躬而行礼打招呼。经此,不同国家的同学在特定的国家交际情境中,能够基于其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使用同一种身势语进行交流,以此种情境剧的组建有利于学生对语篇所传达文化思想的深化领悟,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其跨文化交际素质与能力,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目标的达成。
三、增强文化的实践
        为了促进国际理解教育高成果的取得,我们还应尽力拓展有关多元文化的教学实践类活动,以“模拟联合国班级活动”为例,这是一种对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会议流程进行模拟的一种活动,简称为“模联”。在该活动中,学生们可以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根据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议事规则,来对国际热点及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此类活动是国际理解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落实最为有效且全面的一种方式。
        在活动的准备与实施中,作为教师,我们应做出如下组织与引导。首先需要与学生商定活动议题,这些议题一定要是当今社会较为热点或重要的话题,以“针对自然灾害的国际应对”议题为例,议题选定后,便可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活动的参与及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可先督导学生应做好资料搜集的工作,这其中代表不同国家的成员,需就该国对于议题的相关背景加以分析,如扮演我国外交人员的学生需查找我国的自然灾害问题以及在以往的相关应对措施及一些真实数据案例,此外,为能在模联中与他国形成交际辩论,学生还需对他国的自然灾害相关背景资料加以搜集。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能使学生获取对各国社会及文化背景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后课堂模联活动便正式开始,这期间,我们需组织并引导学生历经“会议文件撰写”、“会议发言”与“会议辩论”等活动流程,完成对会议的高度参与,并实现对自身综合语用能力的充分锻炼。
        如在会议文件的撰写中,学生需要激活背景知识并运作语用能力完成对本国立场的阐述,可输出“Over the years, while committed to its own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has always insisted on providing assistance within its ability to other countries with economic difficulties and undertaking corresponding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在会议发言和辩论中,组内成员代表相应的国家立场,依次发表本国于“自然灾害的国际应对”方面的观点,如“In recent years, many natural disasters have taken place all over the world, causing a lot of impact……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efficient rescue system……”,并合理控制时间。各国代表发言完毕后,还需运作批判思维意识,审视他国观点并提出一些意见,在组织开展的会议辩论中与他国加以探讨,共同商定更为合理、有效的自然灾害应对策略。在这场活动中,除自由辩论时学生可用中文进行交流之外,其他环节应尽力用英语做以交流,这样能使其高度运作与练就跨文化交际及口语表达能力,并建造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意识与思想格局,顺利达成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要求
总结:
        为了确保国际理解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融入,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加以优化,并拓展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机遇,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对多国家文化及社会背景形态的认知,让其能积淀充分的国家背景知识、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塑造高格局的国际情怀,实现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沐.国际理解教育视角下高中英语教材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鄢佳蓉.高中英语课堂文化意识培养策略探讨[J].才智,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