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锋 栗桢
西平县高级中学
摘要:我国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进度,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教育压力增大,心理问题成为学生中的常见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是理应被重视的重要问题。我国学校应当及时意识到心理健康培养的重要性,逐步落实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简述心理健康培养对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发挥的作用,分析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为加强心理健康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学生培养
一、心理健康培养对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发挥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落实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其目的在于培养人,重视人的发展,不以单一方式对人进行评价,尊重人的个性和潜能,在保证个体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人的审美情趣、道德品质、思想智识、身体素养、劳动协作等各个方面的能力[1]。素质教育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心理健康培养在学校教育方面主要是针对学生心理进行相应的调研,分许学生阶段常见的心理问题,教授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学生面对压力的抗压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逐步认识到自我,促使心理状态从混沌到有序,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格。心理培养与素质教育的目的虽然有差别,但在总体方向来看是相同的。心理培养旨在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心理健康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因此心理培养的目标是素质教育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加强心理健康培养,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方便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目前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压力逐步增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属于普遍存在现象。社交网络也将学校学生的问题发酵为社会问题,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但我国有关心理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教育方面体系并不成熟,专业程度较低[2]。
(一)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
有关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调查数据表明,虽然学校对心理健康的问题有所重视,但仅仅停留在表面,学校多以心理讲座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心理指导,因此45% 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也存在一部分学校刻意避开心理问题,视心理问题为猛虎,不深刻的对心理问题进行阐述,而是草草带过,这一部分占22.5%。还有一部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完全忽略心理健康培养的重要性,这一部分占6.2%[3]。综合数据显示,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并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学校只占一小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只存在于形式上,没有设置体系化的课程,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这就导致心理健康培养工作难以推进。
(二)心理健康培养方法单一
学校在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时,中小学受制于学业压力往往采用课后会议或者集合讲座的方式,高校则更灵活一些,可以利用心理社团,开设心理课程。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方面方法即为单一,其只有形式上的作用,但实际上并无法起到心理健康培育应起到的作用。课后会议和集合讲座往往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或者只是简单地点明出现心理问题之后的自救方法,其形式、时间,还有教学模式和投入资金、精力都将心理健康教育限制在狭小的空间,而不是探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心理健康维持的方法,也不能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薄弱
学校未防止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往往会设置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师在接受专业心理咨询教育之后,采用心理学的方式,分析咨询者提出的心理问题,探究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心理咨询并不是每一个有经验的成年人都可以胜任的,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在不刺激咨询者情绪的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情绪环节方法。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心理咨询的教师鱼龙混杂,专业程度低,很难发挥出心理辅导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以促进素质教育落实的措施
(一)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建立心理培养的制度
学习必须有系统的进行心理健康培养,丰富心理健康培养的活动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学习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培养制度,将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思想教育课、体能训练课、劳动实践课等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承载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这些常设课程之中,融合其相同之处,建立起规范化的授课制度,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实践活动[4]。学校除了融合课程之外,还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或者定期鼓励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试体验。讲座设计应当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心理学大众化的特点,使得学生在互动实践中能够学习到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更加重视心理问题,体会到心理健康培养的重要性。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了解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的实际状况,能够促进教师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教学。心理健康活动还可以制造潜在的心理氛围,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帮助直观学习活动的有效推进。同时学习还需要尽早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严格筛选,招聘专业程度高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室,及时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相关辅导。
(二)接轨家庭、社会教育
学校加强心理健康培养的实现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学业压力、同学相处与家庭环境问题。其中家庭环境问题、家长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之外的行为模式,更好地探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增加心理咨询师对学生基本信息和现状的掌握程度,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也可以获取家长的帮助,使家长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改善学生的家庭环境,帮助学生从不良心理状态中恢复。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校内课题的同时,也是社会重点关注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现实社会接轨。学校可以联合社会的帮助创办大型的线下心理互动活动,以心理健康为主题,主要针对学生心理,邀请学生、家长与心理健康专业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传达心理健康思想,渲染心理互动氛围,使得学生与家长更加切实地感受到心理健康培养的重要性,转变家长对心理问题的错误观念。
(三)提高教师、家长心理培养能力,促进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实现学生素质教育,不仅仅需要心理辅导专业人士的努力,还需要全体教师与家长的努力。学校要经常组织学习,培养相关授课教师的心理培养能力,维持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并由心理咨询师教授其他授课教师一些基本心理健康知识,培养教师的心理培养技巧,提高教师的综合心理素质,在学生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心理培养不仅仅需要重视形式,还需要重视日常。心理问题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校教育中,除去开设课程、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之外,还可以设置专题人物墙,设置倾诉板,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咨询的方式。家长、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运用心理咨询技巧,提高学生对家长、教师的信任度,以日常语言探索学生的内心,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
四、结语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心理健康培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基础,因此学校要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相关教育体系,在教育过程中接轨学校与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邵乐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02):63-64.
[2]李敏锋.重视学生心理培养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98.
[3]兰迎丹,袁祖平.重视学生心理培养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J].中华少年,2017(33):2.
[4]王建平,马林芳.论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健康人格及其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1999(06):39-41.
第一作者:于连锋 出生年月;1978年12月 性别:男 籍贯: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 民族:汉 学历:本科 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方向 单位:西平县高级中学 单位所在省市:河南省驻马店市
第二作者:栗桢 单位:西平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