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陈维虎
[导读] 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普及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陈维虎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摘要: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普及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文章主要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体育与健康;?应用策略;

        
        开展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压力和成长困惑,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处理人际关系,面对挫折,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融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自我认知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平时运动时间少,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教室里学习,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可能使学生形成心理问题。适当运动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新陈代谢,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基础上释放心理压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融入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体育运动是学生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竞技类的运动形式。不同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水平不同,体育运动能够将学生的真实水平反映出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修正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自我认知,从而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方式对高中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化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要求提升,需要在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内容。因此,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做好心理调整,保证身体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提升,提高心理接受能力和调整能力。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情况来看,虽然课程中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论性比较强,缺乏实践性,无法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
        (二)心理健康教学目标狭隘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教育领域的关注,但是大部分体育与健康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了解过于片面和狭隘,认为教学中涉及的心理健康内容仅包括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不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社会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过于狭隘,无法全方面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

而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强调的是纠正,而不是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达到稳定发展的目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中更具主动性,提升教育效果。因此,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想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必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魅力,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丰富运动内容、形式,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使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使学生感受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魅力,提升学生参与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比如在“体育舞蹈”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
        (二)采取互助教学模式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个人被群体接纳后更有利于激发成就感,提升个体自信的同时促进个体更好地发展。所以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这个原理,采用互动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轻松、愉悦。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渗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养生体育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助教学模式,对养生体育教学进行创新,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关于养生体育的运动内容,并通过多媒体等形式为学生讲解养生体育的运动形式,使学生了解养生体育的运动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高考当前是我国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学习习惯以及以后的发展。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生体能和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做好学生心理的引导,探寻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以及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适当缓解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以预防和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抗挫折能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赵红.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心理健康管理分析[J].南北桥,2020(10):54.
        [2]杨世仁.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 文理导航, 2016, 000(007):81.
        [3]翁华珠. 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之我见[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12):55+57.
        [4]刘立兴.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