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柯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普育小学 514071
摘要:校内课后服务是满足新时代学校教育与家长接送的需求,将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的困难,真正做到为家长减负,为学生赋能。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托管服务,学校根据家长、学生的意愿和本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开展个性化课程服务,此举不仅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支持孩子的个性化成长,帮助孩子全面发展,这无疑将有利于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校内课后服务;促进;素质;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等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必要对校外教育的发展做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校内课后服务作为校外教育的典型性机构,在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如何与学校相互合作,共同提高课后服务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已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由于小学学校多且分散,学习资源受限制,所以课后服务的执行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对小学执行课后服务工作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改善这一现状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促进课后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从而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发展。
一、校内课后服务的价值探究
1、立足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提升核心素养。
对学生而言,校内课后服务的根本价值是学生能够促进学业完成的同时,发展自身的个性特长,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课后服务除了给学生提供作业辅导、减轻课业负担外,更是一种培养和丰富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各项特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行为。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学生参与课后服务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些学校以阅读作为课后服务的内容,注重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有些学校还开展了“朗读者”、“诗词大赛”、读书分享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热情。二是强化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 一些学校在课后服务中专门开设了STEAM 课程,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和优势来自由选择。指导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潜质进行个性化培养。三是培养学生的科技智力。一些学校开展了科技智力运动会,有七巧板、魔方、纸桥承重等项目,让孩子们在竞技中开阔视野、开发潜力。
2. 立足家长需要,减轻家长负担。
小学生下午放学时间一般为下午4时半左右,此时绝大部分家长正忙于工作,因此造成了孩子放学没人接、监管出现“空档期”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困扰家长的一道难题。同时,在广大农村山区学校仍普遍存在师资短缺或学科教师配备不均衡造成素质教育缺位严重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这一难题,推行校内课后服务,填补了学生放学后监管的“空档期”。家长是校内课后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同时,校内课后服务也立足家长的需要,减轻家长的负担。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父母都想着“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不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各种补习班、特长班相继而出,家长教育投资选择迷茫。课后服务的出场给家长指明了方向,这具体体现在:其一,满足家长因“时间差”无法接管孩子的诉求。
课后服务系列政策出台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下午放学后,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家长无法按时接管孩子的现实问题。学校提供了一个有恰当管理和相关制度保障的学习环境,家长能够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托管,安心上班。其二,满足家长想让孩子多学知识和技能的愿望。
二、校内课后服务的建议措施
1、发挥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拓展与课程融合的渠道。广大小学管理机构,面对修订后的小学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地研究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坚持以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己任,探索全新的课后服务思想,融入各种有效的服务手段和措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全面拓展服务体系与课程知识融合的渠道,强化和完善课后服务工作的制度,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实施与之相吻合的服务模式,统筹规划各项服务制度,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体系和框架,切实解决小学生的实际困难,协调当地教育机构,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行之有效地开展和进行,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展示课后服务工作的无限魅力。
2、构建家校完美结合的课后服务工作体系,严格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课下时间的延长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喜也有忧,喜的是能早早地回家和父母在一起,忧的是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们的内心感受,甚至没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这种现实存在的问题,致使小学生面对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参加课后服务活动。 这时就需要学校的管理者深入到家庭中,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开展各项课后服务工作之前,一定要征求家长的意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主动向家长汇报服务的方式、内容和安全保障措施,同时要优先照顾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从而为学生提供资质较深、保障安全的服务工作体系,从而促使小学生自主 自愿地接受课后服务,保障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3、确定科学、合理的课后服务内容,推动服务工作与课程资源的融合。小学的课后服务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严格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以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为行动指南,合理地布置学科作业内容,妥善安排学生的课后时间,有条不紊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其中包括完成学科作业、进行有效的自主性阅读、融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普宣传或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视频等,同时可以进行课程知识的拓展训练,组织社团活动,建立兴趣小组,为小学生播放适宜其身心全面发展的影片等,从而为小学生提供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结合,让学生的身心得到熏陶和感染,真正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展校内课外服务,是适应教育发展形势,顺应教育发展趋势,满足现阶段家长需求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不仅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学校管理的主流精神。为有刚性需求的家庭提供服务,提高教育服务能力,争取让课内校外服务更好地在学校落地开花,让家长放心。在实际的小学管理教学中,必须有机地整合课后服务工作与学校课程,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实运用以上手段,突出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体现教育教学体制的主旨,促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综合素养和核心素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巧玲. 谈谈在校内课后服务中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9):12.
[2] 马 丽. 农村小学英语课后服务小组活动策略探究[J]. 新东方英语, 2018,(7):12.
[3] 李文悦.探究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如何保证小学生的全面发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