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德育先行——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4期   作者:王建科
[导读] 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个人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王建科
        商丘市第一中学  476000
        摘要: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个人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就当前我国的德育教育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例如应试教育相对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笔者就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对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路径
        引言: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坏。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的改革,从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创新教学方法,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
        (一)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规定在师生关系当中,学生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充当引导者,所有的知识理论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深刻体会到。但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质的影响,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及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培养并不注重,使学生出现人格上的缺失,道德素养不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在初中教育经常被学校忽视,教师与学校认为初中学生应以成绩分数为主,这样的教育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教学途径过于单调
        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造成德育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也不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想要从中渗透德育,就不能仅仅只是通过教材来向学生传输理论知识,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使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兴趣,改变学生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就目前的课程教学而言,教师对于德育知识的整体传授、德育教育的开展等方面都经验不足,也缺乏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学生只能机械化背诵有关概念及法律条款,但却无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不大,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失去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真正含义。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对情感的引导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并运用情感引导来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正自身的位置,要与学生平等相待,改变过去教学中的高等姿态,创新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以积极阳光的精神面貌来面对学生,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内容,说话和蔼可亲,体态大方,让学生更加专心地进入到上课的状态中。教师要努力赢得学生的信任,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以此来减少教学中的阻力,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应重视初中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提高自我要求,主动帮助学生成为人格健全、道德品质优异的合格公民。此外,在课堂上,教师更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加强师生课堂互动,可以根据详细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向学生讲解重点与难点知识,便于学生接受与理解;同时也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身边正能量故事通过图片或是视频的方式呈现,增强教学的感染性、带动性,强化学生认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与思想境界,发挥出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课堂教学思维,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课堂氛围创设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心理与态度,因此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从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出发,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提倡以学生作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课堂教学的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的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多进行互动,教师也可以尝试与学生做朋友,并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提出质疑。
        例如,在教授《师生交往》这课时,首先,教师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让学生打开课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预习,待学生熟悉了本节课程的内容后,再让学生对于师生之间的相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就该节课作出总结。这样整堂课看起来既和谐,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动力。所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遵循新课程标准、坚持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从现实学情出发,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组织小组合作、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策略和方法,推动课堂教学的转型与升级,使其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最终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凌泳施. 立德树人,德育先行——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路径探索[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9(5).
[2]陈瑛.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素养核心的路径分析[J]. 好日子, 2019, 000(005):P.1-1.
[3]何跃霜.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J]. 小品文选刊:下, 2019(5):0133-0133.
【本文系2020年度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充分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202009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