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琴
桐梓县第二高级中学 563200
摘要:在新教育改革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在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已经慢慢融入学生的课堂。教师在不断的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本文通过对启发式教学在高三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三历史教学;运用
引言:教育不断革新,教学方式不断变化,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以此来鼓励、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整理,比较,从中发现历史知识点的规律所在。本文通过对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进行了逐一了解。
一、专题性的启发
高三历史教学是为了迎接高考做最后的冲刺,教师在这一阶段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采用将学科所要学习的知识点重新进行整合,将历史知识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在专题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着重让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点,进行有效记忆,不会在忙中出错。第二,在专题复习中,教师可以将难易程度划分出来,从而建立有效的历史知识结构,将历史发生的事件、地点、事件、本质等等连接起来,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历史知识结构,在查漏补缺,将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容易遗忘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说明。最后,在选用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训练,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例如:在整理专题时,按年代可以划分知识体系,也可以按政治措施来划分,同样的可以先划分大概念,以国内与国外进行划分,然后在按照时间点,进行划分历史。在将各个朝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以时间顺序进行归类整理,在这样的专题性启发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也可以在课堂上教师协助学生整理,让学生切身体验,以此牢记历史知识点。当遇到历史题目时,学生不在是头脑一片空白,而是整个历史知识体系,不在因为知识的庞大,乱、杂,使得学生在做题时,将知识点只答一半,将其他知识点遗漏。
二、综合性的启发
历史这门学科,涵盖范围比较广。包括了地理、政治、经济学、天文、宗教、建筑等等多门相关学科。教师在教授时有时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同样在课后,教师需要多多鼓励学生,增强自身的课外知识点,不断加强自学,让学生自身的知识范围涵盖的更加广,以此在历史题目上,学生才能将思维发散的更加广阔,让解题思路变得多种多样,分析问题也不会在一条道路上,一直走到黑。直到最后答案还是不全的答案,费时费力。
例如:在高三历史人教版中分析中国近代史中企业为何分布的地点主要是在长江下游以及沿海城市的原因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从政治的学科的角度去启发学生,比如说:当地人口密集,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比较庞大等等。也可以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当地地形依山傍水、气候适宜季风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较多;从历史学科角度来看,拥有通商口岸,资本主义萌芽较快。等等,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解答,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历史的发展走向。对于解答题目来说,答案就不会在一个点上,不全面,历史答题最大的忌讳便是答不全,因此在答题时,学生必须多方面思考,从不同角度答题,才是最全的。
三、类似性的启发
近年来高考命题逐渐趋向于历史事件的相互比较,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时,需要联想到此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上还有没有其他事件发生或者在这时间点前后还有没有重大事件发生,两者有没有存在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意义,让学生在这些事件中找到事件的共同特征,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获得有用的信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扩大,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规律性。
例如:在高三历史学科人教版中“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两大事件的比较中,教师必须慢慢引导学生发现两大事件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两大事件的意义都不尽相同,两大事件看似都是下海远行,但是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郑和下西洋”是以交友的目的,而“新航路的开辟”则是以经济为目的,两者一开始目的就不同,从而导致结果也不尽相同。在两大事件的比较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郑和下西洋”虽然比“新航路的开辟”时间上更早,次数多,规模更大,但是“郑和下西洋”仅仅只是促进中外之间的友好联系,而“新航路的开辟”则给世界带来了“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慢慢形成,殖民主义开始产生。
结束语
启发式教学对于学生的教学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根据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合理的应用,将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当优化,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深入了解学生,降低学生的消极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比较课题,不在单一的思考问题,系统性的把握题目,从而解决问题,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自身去寻找答案。
参考文献:
[1]张昌静.启发式教学在高三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5):111.
[2]周海芸. 启发式教学在高三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