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创新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4期   作者:黄林坤
[导读] 创设创新环境;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际操作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黄林坤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敬梓中心小学    517426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什么是创新呢?简言之,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努力的改革和尝试,力求在教学上唤起学生的创新强烈欲望,巧设提问,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联想和比较中创新;展开小组合作,创设创新环境;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际操作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欲望;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它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什么是创新呢?简言之,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努力的改革和尝试,力求在教学上唤起学生的创新强烈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上也就成为了实施创新的前沿阵地。
        一、巧设提问,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中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到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
        例如,在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可预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同学们说出任何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是2或5的倍数。”处于强烈的好奇心,同学们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老师,每当老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同学们都感到无比的惊奇,此时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得到升华,都纷纷举手问老师,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从而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新课中来.这样,通过精彩的巧妙提问,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呢?”学生创新的潜在意识顿时得到萌发。
        二、培养学生在联想和比较中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如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通过类比思维去解决,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完比的知识后,为了检查学生所学情况,我出示了一道题:“某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要求学生根据两个已知条件进行联想,提出其他的问题,编成求有关比或者分数的简单应用题,并算出结果。学生经过讨论,很快能说出:<1>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2>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5。<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2:3。<4>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2:5。<5>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2。<6>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3。<7>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8>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这样,学生很快能将比与分数进行融会贯通,训练了学生的集中思维向发散思维拓展,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展开小组合作,创设创新环境
        在每节课教学知识的重点或难点之处,开展小组讨论,让小组内每一个人都充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直至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师要参与到小组讨比’土心维的动态,监控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作业,开展互评我防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使学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启迪学生对问题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的态度和意愿,形成创新的氛围。
        四、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学过程一帆风顺,风平浪静,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显得呆板。如果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遇到挫折,出现争议,就会激起思维的火花,激起继续思考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常出现差错,这时教师对待差错要有良好的心态和一双独具的“慧眼”要把错误看成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好数学的一剂良药。要呵护出错的学生脆弱的情感,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大力挖掘错误潜在的教育价值,让其发挥最大的功效。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一个圆形水池,周长是37.6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有些学生解题时列出了错误算式:<1>37.68÷3.14。<2>37.68÷3.14÷2。<3>2×3.14×(37.68÷3.14÷2)。教师让学生讲完正确的算法后,不要摒弃这些错误资源,问:“如果要使这些算式正确,应该怎样改变这道题?”这下子全班学生都兴奋起来,连刚才那几个做错的学生也有了兴趣,大家都动脑思考起来。看第<1>个算式,题目可改为:一个圆形水池,周长是37.68米,它的直径是多少米?第<2>个算式,题目可改为:一个圆形水池,周长是37.68米.它的半径是多少米?第<3>个算式,题目可改为:一个圆形水池,周长是37.68米,做这样的圆形水池两个,需要多少个平方米?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错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更重要的是通过改正题目中的错解,使学生增长智慧,学会学习方法,既保护了学生善于观察、敢于创新的精神,又使”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五、在实际操作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双手的操作对于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使多种器官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获取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对圆进行转化,提出“能否把圆转化为我们所学过的图形”。预想使学生能通过动手,剪拼后得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可有学生提出“不能,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而以前学过的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的确“化曲为直,化圆为方”这一数学思想的道理,以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是难以接受的。接着,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把自制的圆形硬片剪成八等份,拼一下;再剪成十六等份,三十二等份……拼一下,有何发现?带着疑惑,学生们动手操作起来.随着有学生说:“我发现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渐渐地学生们有所领悟了。一个简单的结论,我没有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这一抽象的道理。而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实践操作的思维平台,不断丰富感性材料,亲历了“化曲为直”全过程,协调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重建过程,最终都成为问题的解决者,知识的发现者和学习的成功者。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创新的潜在,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广东教学报》 2015年版
2.《广东教育》2009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