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4期   作者:   孙家根
[导读] 民族是一个历史现象,其历史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普遍真理结合的过程中,进而传承与发展、积极探索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观。
        孙家根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730030
        【摘要】:民族是一个历史现象,其历史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普遍真理结合的过程中,进而传承与发展、积极探索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观。要想实现民族复兴大业首先要基于现实历史以及科学、系统的理论的方法论来指导和人的发展的目标指向,这便为民族复兴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与现实实践的基础。
        【关键词】: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复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是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
        一、各民族“相互依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物质基础
        想要构成适合各族人民需要的民族关系,就属于上层建筑范畴,那就必须要有一定物质基础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状况
        新时代时期的今日,我国为了加强全面性的发展和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上,我党提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开拓出一条助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精准帮扶贫困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中国道路。在历史唯物主义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在推动经济基础发展的过程中,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制度优势是民族地区共同发展的最大优势
        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是单一制的多民族国家,那么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内各民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拥有经济关系就为民族间其他关系奠定了基础;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民族关系未来发展道路的宽度;同时各民族之间关系的状况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明显地展现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理论道路才是民族发展的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一)共同道路下的民族地区制度变革
        新民主主义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政策上通过确立“民族自决”的方式,将边疆少数民族纳入革命力量之中,完成局部发展区域自治;在1935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颁布《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中提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公开号召蒙、回、藏等民族起来为成立他们自己的独立国家而斗争,并给这种斗争以具体的实际的帮助,其独立之后,根据其自愿原则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联合成立中华苏维埃联邦。”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迅速进行了调整,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这对党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民族自觉原则的进一步确认,但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政府。

1949年9月新政协会议的召开以及《共同纲领》的通过,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954年第一版《中华人名共和国宪法》颁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宪法》的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在全国普遍推行。
        (二)民族理论的实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
        如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直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处理民族事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之一。有怎样的社会存在,就有怎样的社会意识,一个单一制统一的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的必然,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算是分裂动乱时期,无论什么民族入主中原,都尊中华文化为正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特点,当外来文化对其进行影响时,不但不会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反而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逐渐丰富自身,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才会历久弥新,中华文明才会千年不断。
        三、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愿望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如今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上,对于“民族”和“阶级”都有机的与“人民”结合了起来。人类社会逐渐发展,社会矛盾越来越深层次复杂化的趋势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时代的呼唤,处理我国新时代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的核心所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止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个标语,而是各族人民数千年的夙愿,形成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国家,并让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奋斗千年的成果,既然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又承载着各族人民群众智慧与努力,那么就是人民群众心之所向,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高度契合,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确立,那各族人民群众的心愿必然实现,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也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逐渐一一化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各族人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其关键,不断强化各族人民内心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五个认同”所强调的中华文化认同和“四个正确观念”所强调的文化观,能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深远影响,其原因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强有力的中华民族精神,而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是中华民族人民群众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巩固的,其精神标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承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认同,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奠定全体中华儿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并为其提供了思想源泉;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关键所在,在于将文化基因传承好、将文化认同巩固好,将文化自信树立好,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广泛地凝聚起来;传承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认同,要求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对待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我们要旗帜鲜明的进行反对,批判继承人类文明思想文化,强化思想文化发展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中华文化的新历史,开创中华民族的新面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束语
        民族理论作为指导民族地区发展的理论,必须长期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发展的理论,只有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探索,才能更好的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要更加深入民族团结进步理论和实践,既要大规模的做好理论基础,也要有坚持不懈的实践行动,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我国成为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李正华&张金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1949—2012)[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