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4期   作者:   王瑜
[导读] 教师在实现教学合理推进的基础上,也要能想办法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相应的,教师就需要能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王瑜
        泰安市岱岳区北集坡街道办事处张家庄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科目,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则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所要贯彻的重要内容,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则需要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实现其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贯彻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高效教学是指高效率和高效果的教学,为了达成高效教学的开展,教师在实现教学合理推进的基础上,也要能想办法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相应的,教师就需要能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小学语文;高效教学
引言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相对单一,课堂上没有新颖。教师只是传授知识,没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就会让小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从而不愿意进行语文学习,降低学习的质量。核心素质改革背景之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科学素养是每个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对此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案,给小学生构建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喜欢上语文,让小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让教学看到效果,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1利用信息技术,切实有效地
        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对教学展示的方法进行一定程度地调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往往会依赖黑板,这一教学工具虽然也可以实现知识内容的展示,但难以达到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展示,这就使得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较差。而在当前,多媒体教学工具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普及,这一教学工具在教学展示方面具有更强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后,其在教学中也就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也能得到更好地贯彻。例如,在进行《亡羊补牢》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展示,达成相关内容的形象化展现。在其中,教师需要能在教学开始前,利用互联网检索的方式搜集本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当教学资源搜集完毕后,教师就可以使用自己所搜集到的图片视频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亡羊补牢”的相关动画,让学生观察这一动画展示了哪些内容。在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亡羊补牢”中的“亡”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分析古今汉语的不同。像这样,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理解亡羊补牢这一成语的意思,而让学生用语言复述视频中内容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着较高的价值。
2挖掘文本情感,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经历比较少,所以对文本的情感感知能力较弱,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情感,带领学生理解文本,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体会文本的内在情感,首先要让学生逐步学习小学语文的拼音、生字、词语、句式、段落、文章,夯实小学生的语言基础,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学生只有读懂了文本,才能够用心体会文本。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悉心教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之外,还要用自身的情感将学生的情感带动起来,尽量弥补学生的经历不足。如在教学《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将诗歌中的意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与自身经历相结合,从自身的情感经历出发,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发学生对离开家乡、离开亲友的思乡之情的思考,深入理解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学生通过感知文本的情感,一方面,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也能相应地发展学生的情感意识,有助于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合理提出问题,培养语文语感
        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的材料,制定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语感。

合理提出问题,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小学生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解答,找到问题的源头,耐心对小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保证教学的质量。比如:教师在讲解《诚实与信任》这章节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对小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小学生的思维空间,问小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没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其他的诚信故事?你们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说诚信吗?”之后让小学生阅读文章,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然后进行交流,梳理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小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培养小学生的探索能力,深入文章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让小学生知道“诚实和信任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比金钱重要”的人生哲理。
4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发挥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老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学,所以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一定的兴趣,同时还将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地位进行了忽略。所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需要老师做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充分的将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发挥出来,在发挥他们为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因此,要求老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将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并在与老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例如,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赵州桥》这节知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些关于赵州桥的资料,并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之下,将这些资料和视频呈现给学生,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赵州桥的背景是什么”“赵州桥有多少年的历史了”等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也可以自己通过翻阅资料来寻找答案。这样的话,不但改变了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将学生教学主题的地位发挥了出来,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思考的能力以及意识,这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提高起来。
5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核心素养改革背景下需要小学生熟练的掌握学习的方式。对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给小学生创设阅读情境教学模式。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小学生快速的进行学习,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给小学生构建贴切的阅读教学环境,以此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章节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学习植物的传播途径,教师就让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完成教学活动,给小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阅读情境教学,调动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来进行表演,表演植物的传播途径,比如在表演蒲公英妈妈的过程中,教师就让其他的小学生扮演蒲公英,然后再让一个小学生扮演风,风吹起来了,蒲公英的种子就随风到处飘落。教师积极的引导小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来完成角色扮演,让小学生能够快速的进行学习,从而掌握知识,深入文章的中心,学习植物种子的传播途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师所要主动培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能否有效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准。为了实现高效教学的开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进行教学研究,尝试突显出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
参考文献
[1]李金桃.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浅析[J].新课程(上),2019(12):86.
[2]赖雅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新智慧,2019(13):78.
[3]徐鑫.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19(09):169+171.
[4]冷艳萍.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浅析[J].中华少年,2019(06):120+177.
[5]王年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8(34):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