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4期   作者:刘瑞文
[导读] 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作者根据自身经验归纳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刘瑞文
        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教育管理中心 523380
        摘要: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需要带领学生了解汉语的使用技巧和规律,并逐步提升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并理解汉语的内在含义。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作者根据自身经验归纳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识字认字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缺乏兴趣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课堂时间、课堂人数等等,更多是采用课堂统一教学,很难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有的学生爱好阅读,而有的学生对于阅读缺乏兴趣,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部分学生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为了阅读而阅读。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只是简单、机械式地阅读经典材料,缺乏自身的思考、想象和感悟,阅读效率低下,非常不利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
        (二)学生兴趣度不足
        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会导致整体阅读训练效果不到位。由于小学生对于事物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兴趣,如果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加入趣味教学内容,便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感,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展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阅读教学可能会起到反作用,降低核心素养的培育质量。
        (三)思考空间不足
        阅读,不仅仅是师生与文本的交流,更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一个共享知识的行为,也是一个交流思维的过程。相较于日常对话来说,它的交流方式更加特殊,需要以一定的思考为支撑。这也便意味着,如果教师在引导阅读中过于主动,就会使学生的思考受限,导致信息和思维无法有效交换的情况出现,阻碍情感交流,最终使建立人格、培养素质的任务目标无法有效达成。然而,在当前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在思考空间的给予上,大多数教师的做法都极不合适。一些教师往往为了节约课堂时间,缩短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导致他们在还没有进行深度思考时就不得不跟随教师的思维投入到新的阅读环节当中。甚至,一些教师根本没有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而是盲目地进行情感灌输,导致出现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到位、对情感感知不到位的情况,甚至导致他们出现抗拒阅读、抗拒学习语文知识的表现,这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大为不利的。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促进读写相结合,实现语言与思维双向驱动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模仿的重要阶段,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单一线条的,而是需要思维、逻辑、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也是我们阅读教育中的重要参考角度,因此我们阅读教学就不能带领学生进行单一的阅读,而是要促进“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的融合,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向实现双向驱动,让学生的逻辑思维直接体现在语言综合能力上,同时也在读写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逻辑性思维积累。

例如,在我们的课文《雨点儿》中将大、小雨点儿会见的交流进行了拟人的描绘,让读者了解到雨的形成规律以及从天上坠落土地上的不同形态变化,这种描写方式更加接近小学生的思维,既能让学生立刻进入角色场景,还能在对话中学习到自然知识。同时“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一些联想性思维,老师可以按照课文中的人物形态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然后鼓励学生回想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进行类似的拟人,像“小雪花”“小树叶“等,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并按照阅读内容进行模仿写作,以此促进思维能力,写完之后老师还要让学生进行朗读,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读写相结合,实现语言与思维双向驱动。
        (二)合理选择阅读材料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一定数量的阅读材料可以供学生进行阅读,比如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中的《将相和》《少年中国说》、六年级的《竹节人》《匆匆》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优秀和经典的作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讲授。但是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来对有关的阅读材料进行筛选,保证选择出来的材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和正面影响。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材料都是按照单元来进行划分,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阅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材中文章的相关性来对阅读材料进行重新的整理和分类,把同一主题或者同一写作技巧的材料归为一类,这样能够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针对今天需要阅读的文章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传递的思想感情等等,然后再给出几篇相关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通过对比和联想,让学生理解其他相关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与情景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会给学生很大的压力,而情景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结合情景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情景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阅读时产生共情心理,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人物的情感,在阅读中发现语文的魅力,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我们在开展情景教学时,一定要从具体的阅读内容出发,而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这样才能给学生创设真实、立体的教学情景,利用情景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创设情景,根据阅读文本提出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也可以根据阅读为学生创设故事情节,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阅读文章,让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感知阅读。
        (四)阅读写作结合,培养表达能力
        表面上看,阅读是一项独立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上,它与写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可以将其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在讲解完某一篇文章之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体裁或行文手法练习写作。如此,在理解之后训练其表达能力,促进他们语文学习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再者,学生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体会到运用文字的乐趣,这对提高他们探究文章语言的兴趣也是大有帮助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的教育需要根据其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阅读教学方法且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教师需要针对现有教材进行开发阅读内容,掌握核心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扩大阅读范围,将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全面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琼.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J].语文课内外,2019(26):226.
[2]余瑞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12):173.
[3]周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