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欣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有意识地将个人生活体验完整的、系统的融入音乐中。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钢琴发展的长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至今仍深受大众敬仰。本文以贝多芬人生历程为背景,对《暴风雨奏鸣曲》第三乐章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为学习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贝多芬;暴风雨第三乐章;音乐风格;演奏技巧
一、贝多芬创作历程—“三级跳”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特点之一就是在他有意识的将自己的个人生活的体验完整的、系统地融入艺术表达,形成明确的三阶段跨越,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扬弃和延伸,像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年轻勇士,一路披荆斩棘,顽强地与命运拼搏,成长为功绩显赫的中年英雄,最后又转变为沉默冥思的暮年圣者。
(一)早期(1796-1800)
1792年定居维也纳,开始了创作生涯。从1976年至1800年,开始出现耳聋征兆,耳鸣日夜作响,听觉夜日渐衰退,这对作曲家的他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在患病的几年中,他避免与人见面,几乎与外界隔绝,1801年才将耳疾的事实告诉了他的朋友。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表现了时而颓废又时而骄傲的矛盾的内心。
(二)中期(1802-1816)
1802年是贝多芬精神承受打击最大的一年。在他该年所写的遗书中,表明了失去爱人与被痛苦的耳病侵袭,使他感到绝望,但他并没有屈服命运,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对音乐的信仰继续进行创作,并达到了新的高峰。
正如莎士比亚《暴风雨》节选中的一段话: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此刻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或许是莎士比亚的文学给了贝多芬灵感,从而将作品命名为“暴风雨”。
(三)晚期(1816-1827)
晚年的贝多芬几乎完全失聪,创作进入冥思阶段,语言音乐抽象,越发走向内省,情感越来越深沉。1826年在维也纳病倒,因治疗不及时病情加重。1827年2月去世。对于贝多芬来说,音乐即是人生的回应,也是人生的探索,创作即是生命的体验记录,又是体悟生命的通道。
二、 《暴风雨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
(一)音乐本体分析
《暴风雨奏鸣曲》第三乐章为奏鸣曲式,d小调,3/8拍,速度标记为小快板。全曲由连绵不绝的十六分音符急速回转的基本动机形成,如行云流水般给人无比温柔轻盈的性质,但内在动力感十足。
主题由弱起的a音开始,向上大跳六度后反向级进(A-F-E-D)。虽然第四个音d为八分音符,但不影响音乐的快速流动,仍是顺势构成的四个音的集合体。这个核心动机,经过三次的重复及变化重复的强调,最终形成律动性很强的主题。
“重复音”是贝多芬音乐创作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是伴随了他一生的创作。主部中出现了不加其他音程的单纯重复音动机—F、E,以这两个音作为运动的起点,连续六次重复,推动八度和分解八度的展开,从而营造了一个激烈的氛围和场面,在E,F两个音的六次重复,不仅由近至远的效果,并且与后面的八度在力度、音色上形成对比。
以主部主题材料构成的庞大的展开部,在g小调上和a小调分别展开,频繁转调,为主要展开区域,从右手的上行琶音与低声部的对位回应,仿佛是贝多芬的质问与回应。第一段为d小调,主旋律在左手声部;c小调的第二段主动机换至右手做进一步发展;第三段转为降b小调,综合的再现前两段的乐句。展开部所经历的调性组织起来为d小调下行音阶。
再现部d小调,建立在整个呈示部素材之上,并且具有第二展开部的性质。庞大的尾声经历了长时间蜿蜒不绝的流动之后,音乐自然地消失在单音d上,也结束了全曲。
(二)创作元素
1.戏剧性因素
戏剧性在广义上指戏剧艺术中特有的本性。戏剧性的源泉是冲突,但不是只有冲突本身和高潮乐段才有戏剧性,在戏剧形成中的某些抒情段落、间歇、静止,只要它们是推进情节和展开矛盾的有机一环,哪怕它们并不包含有明显的冲突,它们也是戏剧性的,也是由于这种戏剧性的张力同音乐的运动形式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所以戏剧性的概念在音乐上使用同样便于理解。贝多芬在这部作品将动机主题发挥淋漓尽致,使音乐在古典的和声支配下迸发出延绵不断的旋律,在严谨的和声进行中崭露出浪漫的因素,理性中夹杂着感性。
2.“火箭式”旋律
在本乐章贝多芬采用了大量的上升型旋律写法。上述谱例中由左手的分解和弦d-f-a-d走到右手的a音上,使音乐总是处于一种上升的状态,赵晓生先生形象地将这种音乐旋律直线上升的状态称为“火箭式旋律”。此外,在谱例中看出,贝多芬运用了大量的连音线使急速流动的十六分音符不失抒情与浪漫,在新的角度展示了艺术形象的对比,推动情节的展开。
3.频繁的调性转换
第114小节至126小节,虽然是分解和弦的形式呈现,整理出来不难发现调性的进行,d小调主和弦,c小调下属和弦到c小调主和弦,此外,从谱例2-5中看出和弦转位的频繁,第三小节到第五小节中,d小调主和弦的原位到6,46转位的使用,三度的进行,短短12小节进行了两次调性转换,和弦的转位推动情绪的上升,暗示着作曲家矛盾的心理变化。
4.大幅度的力度变化
本乐章大量的运用(ff)到极弱(pp)以及渐强(cresc)到渐弱(dimin)的力度变化。
在第348小节至363小节看出其中的力度标记极尽详细,几乎遍布每一小节,并且力度的变化幅度也很明显。出现12次力度记号,"sf"七次,“ff”、“pp”“cresc”、“dimin”各出现一次。在第二小节pp和第三小节ff形成强烈的对比。
此外可看出贝多芬喜欢使用力度的突然变化,有极端力度标记、sf(突强)、pp-ff(弱后突sfp)、极快的大幅度渐强或渐弱。这些力度的频繁变化和极端变化的给人以新的听觉效果,使音乐又达到了新的层次,给人情感宣泄上极大的满足。
三、《暴风雨奏鸣曲》第三乐章演奏技巧分析
这一乐章看似流动性很强,浪漫情绪明显,但我们在演奏时要严格遵循古典时期风格特征,在正确掌握速度和节奏的前提下进行二度创作。
技巧1:颤音
在乐章中出现的八分音符一组的颤音,弹奏时要清晰地听到b音,不应该被装饰音淹没。在颤音的练习时主要练手指的独立性,手腕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尽可能把每一个音弹得清晰,在弹奏时保持持续和连贯,手指独立。当颤音的慢速练习做到连贯自如时可以逐渐加速,通过手臂的自然下落保证声音的松度,此时手指可以放低一些,在弹奏时干净利落,避免出现杂音。
技巧2:八度
在乐章中中贝多芬采用了两种八度写法,音程式和分解式。此时要弹出威力十足的气势,但不可用力过猛导致手腕变僵。
音程式八度技巧的练习:在练习之前,将手掌作为一个整体,手指成自然放松的状态,大指和小指自然支撑。弹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住不要过于僵硬导致弹奏的时候越来越累,弹奏的时候要用手臂的重量带动手腕的力量,借助所产生的惯性,完成八度的练习。
分解式八度技巧的练习:由于在手掌上的肌肉韧带动大指和小指的弹奏,应当有意识的放松,自然放在琴键上,可以当做是将手伸出准备去拿一个物品的状态,手腕平放在琴键上,其他的手指应略微弯曲,掌关节要保持放松、自然的状态。在第一个音弹奏使用手臂的力量下落,先落好一指,再用一指带动五指弹奏,放松手腕,反复练习即可掌握此技巧。
作者简介:孙雨欣 女 汉族 黑龙江绥化 研究生在读 西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