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基础理论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4期   作者:刘俊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文科与理科,既有专业性词汇还需要一定的理解内容,其内容晦涩难懂,概念抽象,初中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只是进行单纯的理论灌输,学生面对多量复杂的专业词汇会失去学习兴趣。

        刘俊
        六安市轻工中学2370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文科与理科,既有专业性词汇还需要一定的理解内容,其内容晦涩难懂,概念抽象,初中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只是进行单纯的理论灌输,学生面对多量复杂的专业词汇会失去学习兴趣。对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案例分析,高效课堂;实践活动,提高能力;兴趣教学,分组分层;强化关联,注重总结。基于此,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基础理论,进行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案例分析
        前言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其性质与文科和理科大相径庭,其地位却与众多学科一样不可代替,因此如何探究高效教学基础理论,是众多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聚焦点。现如今,如何建立高效化的教学模式是初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不同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教师理应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模式,所以高效化教学的策略需要不断更新与创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一、案例分析,高效课堂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法律教学是最困难的,主要是法律中有着太多的专业词汇与语句,对于零基础的初中生来说,学习起来是有着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进行法律教学时,需要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方便学生学习、理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1】。
        例如在教学《公民权利》这课时,教师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宪法能够保障公民权利。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举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宪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聂树斌国家赔偿案”,由于聂树斌再审无罪,因此国家对聂树斌家人进行物质上的赔偿,经过河北省高院法官和聂树斌家人的协商,最终赔偿聂树斌家人总共268万多。通过这样的实际例子,学生能够意识到国家对人权高度关注,除此之外能够体会到宪法是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最佳助手。教师通过引入实际案例,不仅能够有效为学生讲解宪法所涉及的范围,同时能够使学生快速消化关于公民权利的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二、实践活动,提高能力
        针对初中学生的不那么繁忙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活动,类似父亲节、母亲节让学生给父母自制卡片,写上祝福语,借此来表达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这是人文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教师开展此类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更乐于贴近生活,体悟生活。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开设广播台,鼓励学生写广播稿,积极参与播音,这样不仅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升华,学习的积极性也逐渐增强。
        例如在教学《美好集体有我在》时,教师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意识到集体的作用,并且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除了为学生讲解案例,分析理论,还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集体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要求自由结组,分别利用班级内有的东西,给班集体带来一些正能量的变化,最终每一个小组展示成果,并且在班级内进行评选。根据这样的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快速结组,同时能够发散思维,思考如何改善班集体环节,比如小组一决定利用长期废弃的垃圾袋,在每一位学生的桌子旁都绑上一个垃圾袋,如此一来班集体环境便能有效维持。如果只有一位学生进行这个工作,那肯定是非常辛苦,但是人多力量大,小组一起进行只需要15分钟。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并且在实践中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兴趣教学,分组分层
        因为每个学生所接触的人、事、物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各不相同。如果教师不相对应的加以指导教学,很容易会使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越来越不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上也应该由难到易逐步降低难度,分解难点,照顾到基础不好的学生。另外,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也要有难易分级,不同难度的问题对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并且得到正确回答要及时地表扬学生, 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进课堂活动中来,从而保持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师主要为了教导学生社会主要秩序,否则将会打乱社会正常发展的道理【2】。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出三种情境,情境一:“在发生重大火灾时”,情境二“劳动者在找工作时”,情境三:“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时”,接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情境,并且思考如何为其制定规则。按照情境,学生能够快速说出答案,比如“发生火灾时,应该让老人女性和小孩先逃生等”。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遵守的是什么规则?”如此一来,学生便能通过回忆日常生活,来认知和学习有关社会规则的知识。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应该提出鼓励和表扬,并且对学生遵守秩序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点评,说出学生的不足,并且告诉学生改进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便能保持自己对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兴趣,同时更深层次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四、强化关联,注重总结
        从道德与法治的发展史来看,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逻辑性和关联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说道德与法治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现行的教育模式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往往分专题进行开展,虽然这样的板块设计更加清晰明确,但难免会给学生一个误导,学生会误以为各个专题之间没有联系,彼此独立。所以,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上打通各个专题之间的连接点,及时归纳总结,强化知识内在关联。
        例如在教学《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这课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且懂得不同的人背负着不同的责任。实际上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教师除了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上有什么责任,扮演什么角色,还应该结合上“做负责任的人”这一课共同教学,使学生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责任与角色同在。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在脑海中构建完整的关于“社会责任”的知识体系,避免出现只知道自己有责任,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承担责任等情况。当教师不断强化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后,学生便能把众多知识罗列在一起,最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一一梳理、总结,进而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有效性【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探究高效教学基础理论,首先应该意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应该不断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自身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最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使学科知识更加紧密、连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及时采纳学生意见,并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教学基础理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蔡蜜.落实立德树人 打造智慧课堂——浅论新编《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知识文库,2021(06):117-118.
        【2】王丽娟.浅析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2021(18):107-108.
        【3】张玥.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基础理论探究[J].知识文库,2020(20):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