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4期   作者:焦媛媛 孙真珍(通讯作者)
[导读] 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提出针对性实践策略以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便显得极为必要。
        焦媛媛  孙真珍(通讯作者)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7

        摘要: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进步,新时代我国政府出台各项政策,为创新创业发展的全面推进铺平道路,各种类型多元的创新创业平台也得以迅速推广普及,而大学生作为目前新时代创新创业的主要群体之一,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往往会因自身创新能力有限、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基础薄弱、培育机制欠缺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致使最终其创新创业效果很难达到预期,因此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提出针对性实践策略以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便显得极为必要。
        关键词:创新创业;现状;未来发展方向;能力培养。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充满活力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二是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中国目前每千人企业数约13个,发达国家水平为约40~50个。大众的创业激情被点燃了,但创业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导致实际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不高。由此看来,要贯彻落实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从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投入,是研究者和教育者需要重点关注和积极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1、从微观角度来看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显示,201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49万,比2014年增加22万,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在大幅度增加,而社会所提供的工作和机会是有限的,导致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除了就业市场宏观上的供需不平衡以外,大学生就业市场还呈现区域间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在工资高、机会多的中东部地区工作,而很少有主动到偏僻的西部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导致中东部地区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从而导致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进而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
        2、从宏观角度来看
        近年来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提出的各种规章要求,使得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得以顺利开设实践,创业创新教育推广普及力度也因此逐年增加,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所取得成果也较为明显,大部分高校教学质量、学生毕业率、就业率、学生自身综合能力较之以往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问题
         1、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不够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与否,最重要的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其首先具备创新创业意识,这种意识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觉性与成功比例。而现实是现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明显滞后于急需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社会现实要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不够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创业主动性差,创业带有“被迫”的因素。因为当前就业压力比较大,“找工作难”成为很多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迈向社会生活的一道艰难屏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才将目光投向了创业,在找不到工作的压力下“被迫”选择了自主创业,而不是因为本身热爱创业,并向往创业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因此得到的理想满足。其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本身的认识不足。部分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就是搞搞经营活动或者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而创新创业中要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单凭一腔热血与各种的异想天开的创业点子,是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创新创业过程的。最后,创业意识强化不够还体现在大学生在校或毕业创业期间产生的内心矛盾和焦虑现象上。
        2、高校创新创业科研项目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问题最为明显的即高校创新创业科研项目不够完善,结合实际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必须要有良好的项目内容及技术资金支持,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高校资源往往较为有限,比如多数高职院校可以开展科研项目教师相对较少,直接使得创新创业方面的大学生往往缺乏教师引导,即使大学生自行申请课题最后成功率也极小,而普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由于没有科研项目依托,最终结果也只能大概率放弃该方面课题而另谋方向。
        3、大学教师的创新素质教育指导能力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就是有教有学,学生在高校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接受教师引导的过程。

既然创新创业教育当下被视为高校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的创新点,教育要紧随时代要求的步伐,那么引导学生思维开化的主体—教师,正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关键之一。教师队伍创新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
        4、对创新创业政策的持观望心理
        我国高校就业机制在不包分配、双向选择转变的进程中,不断强化经济运行机制的规范和就业保障制度的健全。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大学生与社会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系。但是,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综合实力有限,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高校人才建设沟通不够通畅,造成大学生普遍关注的薪酬福利、户口编制等问题出现。创新创业政策作为新生事物,很多大学生对相关内容了解不足,更倾向于稳定的国家行政单位和大型企业,对于创新创业的动机不足,抱有观望心理。
        5、创新创业机制缺少专业规范性
        创新创业机制缺少专业规范性也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虽然大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度已经有明确认知,但毕竟发展时间有限,绝大多数高校仍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从日常管控以及人才有效培养等各方面,只是有大概的框架规章,各项细则部分仍不具备科学专业的规范性参考依据,这些都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平稳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未来发展方向
        1、鼓励创新推动创业结构性调整
         针对大学生创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逐步健全创新创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引导大学生加快创新创业的结构调整。鼓励大学生积极探索,在创业区域、创业技术、创业产品和创业模式上不断创新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的机会,通过精神奖励和物质激励,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紧跟时代组建信息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
        明确现今信息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特点,高校必须及时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做出适当调整,比如紧跟时代组建信息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逐步引入信息化教学来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交给学生会,借助智能信息设备,比如智能手机以及电脑等实现远程的"网络课件"学习和"线上教学"结合的形式,让大学生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随时听课学习的目的,以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准确定位个体创业的立足点
        大学生面对创新创业问题,要认清当前创新创业及就业环境,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考虑市场需求状况,并结合实际选择创新创业方向。
        高校帮助大学生准确定位个体创业的立足点,消除大学生的疑虑和观望心理。帮助大学生找准创新创业的进入点,考虑好在哪个区域,做什么、怎么做、达到哪个目标等问题。指导学生对意向市场进行分析,做好实地调研,掌握市场行情。地方政府要加大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提供创业扶持,完善创新创业培训机制,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信息和引导服务,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区域、内容、路径的有效引导,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市场,克服创新创业无门的心理障碍。
        4、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培养模式,搭建创业平台。 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高校要强化学科和教育资源的完备性和丰富性,发展专项服务保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分析,组构适用于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可以看出在实践期间必须从紧跟时代组建信息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响应政策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入科学发展中、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完善选拔评比平台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等方面出发,才能确保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得到不断进步提高,这也是科学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赵文崛。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对策思考.中外企业家,2019
[2]包新春。大学生潜在创业者的心理困境、原因与对策.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
[3]肖红伟,晏红洁。对创业能力本质特征的再认识.企业经济,2008


作者简介:
焦媛媛(2000.11- ),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山东协和学院 工学院 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
孙真珍(1986.10- ),女,汉族,山东协和学院 工学院 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