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志方
菏泽城建工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菏泽市274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装配式建筑随之增多。装配式建筑以绿色节能发展为理念,通过工厂制造和现场总装实现快速建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项目应用。预制外墙板现场吊运拼装的接缝处容易出现渗漏水现象。本文阐述预制外墙防水施工的工艺,分析得出材料防水、结构防水和构造防水共同应用能有效解决预制外墙的渗水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外墙防水技术进行优化,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预制外墙板是当下我国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外墙板类型。由于其采取的是分块拼装,就必然会存在防水问题,因此应当足够重视防水节点的处理。本文对装配式墙板的防水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且探讨了施工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
1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技术
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拼接缝防水理念是“导水优于堵水、排水优于防水”,要求在防水设计过程中,设计合理的排水路径,将渗入建筑结构中的积水引入排水构造中,排出室外,进一步避免室内渗水。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主要有材料防水、结构防水和构造防水。材料防水一般釆用“建筑密封胶+发泡聚乙烯棒+防水橡胶条”的形式。结构防水指利用构件的结构形式进行防水,一般是在预制构件连接部位设置后浇混凝土等措施。构造防水指在横向缝设置企口、排水通道,或在竖向缝设置减压空腔等。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显著的节能效果
施工单位能够选取部分新的环保材料进行应用。例如,能够按照居民的实际需求以及居住空间的情况,来合理调整保温层的厚度,实现预期的供暖作用,同时使得供暖成本得到缩减。
(2)降低建筑使用的垃圾
应用传统的建筑方法,必然会形成相关的废弃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形成建筑污水,出现相关的粉尘污染。在建造预制装配式建筑物时,由于很多的部件都通过工厂提前预制,因此现场实际的施工任务并不大,造成的建筑废物也比较少。
(3)对房价上涨起到抑制作用
装配式建筑具有较快的施工速度,企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周转速度。相比于传统的建筑,可以缩减20%的成本。
3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工程应用
3.1密封胶
现阶段,大部分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材料技术均使用密封材料,主要包含定型材料及不定型材料两类,其中运用范围较广、密封效果较好的为不定型材料密封胶。密封材料是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性能主要运用材料之一,其防水性能对于装配式建筑总体的工程施工及日后的使用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而此种建筑类型的密封胶性能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粘结较性,如果密封胶粘接性能较差,即使试用期间未发生结构变形,也会导致胶与预制板之间出现裂缝、脱落情况,从而导致渗漏。特别是预制板主要材料为混凝土,因此运用密封胶应与混凝土材料保持紧密的粘结性,如果二者之间不能实现紧密粘结,就需要在二者之间填充过渡层,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密封胶与预制板之间的粘结力,避免可塑剂或水分等物体发生渗漏。二是高涂装性,当今时代,建筑外部装饰性需求日益提高,因此要求密封胶固化后应融于各种类型的涂料,从而可以为建筑外墙及预制板接缝处提供更多的颜色选择空间。三是高耐候性,通常而言,耐候性较差的密封胶会时常发生粉化、变硬或变脆等问题,如果建筑结构变形就容易因断裂或拉裂发生渗水现象,因此,耐候性即为密封胶使用寿命的评价标准之一。四是耐污染性,在使用密封胶过程中应避免游离出各种污染墙体的杂质成分,以此杜绝对于建筑外墙的美观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五是位移能力,由于建筑外墙受地基不均匀沉降、热胀冷缩或者风压等各种因素制约,导致预制板接缝处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位移现象,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要求接缝处的密封胶应含有极高的抗位移能力。
3.2预留孔的防水处理
在预制外墙板以外,还设计有燃气管道以及水流管道的出入口。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当中,不同类型的垂直运输设备之间,应当安置有相关的贴壁设备,同时将壁挂式装置配置导结构外墙。在载荷卸除之后,施工过程会留下小孔,应当修补每一个预留的小孔,假如没有教好地修补好墙体上的小孔,或者修补的小孔不够完善,孔中的裂缝在收缩过程中,会出现裂缝等,顺着外壁雨水就能够流入其中的接缝当中,导致相应的渗漏问题。
针对外墙板之间预留的不同类型孔洞,在预制过程中工厂在外墙板当中嵌入了防水套筒,此种情况下,就能够在施工前在外墙板表面嵌入孔模。在表层收口的情况下,凹槽应当处于孔底的附近区域。通过预留孔固定管道时,利用聚氨酯泡沫,再结合聚合物水泥砂浆,来固定穿墙套筒及管道之间的裂缝。在对密封胶进行填充之前,应当在套筒和混凝土墙之间的沟槽应用基础处理剂,之后采用单组分的聚氨酯密封材料进行填充。外部密封胶嵌入的程度,应当是狭缝宽度的0.5-0.7倍。
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设备会留下很多的小孔,并且施工机械也会造成很多的施工小洞,应当在外墙防水层正式施工之前,封闭处理好每一个洞口,还可以采取密封以及填充砂浆,实现充分的致密。针对施工留下的缝隙,以及材料的接缝位置,应当先对钢网进行固定,之后通过聚合物的水泥防水砂浆,实现抹灰以及调平,最后基层的防水加固通过聚合物嵌缝来完成,防水层以及大面层就会出现,并且指尖的大面依旧是连续的。
3.3采用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
双面叠合剪力墙指通过桁架钢筋连接内外两侧叠合板组成的结构体系,中间空心层为预留现浇部分,两叠合板内布置有水平、竖向钢筋和预埋件。该结构体系叠合板可充当模板,减少施工现场模板使用量。其连接方式不同于预制外墙板,板与板之间不会产生拼接缝,无需拼缝防水处理。中间现浇层采用等级不低于内外叠合板的微膨胀混凝土,避免现浇混凝土硬化收缩产生裂缝,将雨水完全挡住,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3.4预制外挂墙板
预制外挂墙板大部分运用于建筑的框架结构,且应用于外围护系统。预制外挂墙板接口处缝隙大致包括垂直接缝及水平,实际接缝防水设计主要为四道防水。
首先与外部环境接触部位,由于长时间受到自然光等客观环境因素制约,因此造成密封胶耐久性更加突出,且长期运用密封胶也不会发生二次污染,从而能够确保建筑外墙装饰效果极佳。再次是减压空腔,避免由于密封胶失效水流经过毛细管流入建筑内。第三是防水胶条作为装配式建筑外墙的第三道防水措施,其主要运用后贴法或预嵌入法,防止因为大风天气造成水体进入建筑内部。最后是预制外挂墙板与建筑物内部接触区域环境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墙板作为最后一道防水线,混凝土界面连接效果更佳,从而防止发生各类裂缝渗漏情况。
结语
目前,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程领域发展中大力推广的结构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污染小等优点。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时,各参建单位应各司其职提高装配式建筑外墙的防水、防渗效果,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居住舒适度。
参考文献
[1]刘美霞,刘晓.住宅产业化概念辨析[J].住宅产业,2010(09):39-43.
[2]寇俊敏,苍雁飞,岳志芳,等.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技术应用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20,47(09):59-62.
[3]刘盈.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构造型式介绍及设计控制要点[J].粘接,2019,40(07):99-101.
[4]段小雨,陈卓.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4):64-65.
[5]马跃强,何飞,赵波,等.“住宅产业化与建筑防水”系列报道之三预制装配式建筑防水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J].中国建筑防水,2016(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