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期   作者:范正国
[导读]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范正国
        伊犁银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 伊犁 835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蓬勃发展。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要体系的建筑体系因具备高效、环保特性,逐渐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喜爱与青睐。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整个建筑行业领域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所占的比重还不及1/10,这也说明装配式建筑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瓶颈与阻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策略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工程随处可见。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筑施工现场工作量,降低了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加快了施工进度,但由于造价成本过高,导致其发展速度缓慢。
        1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
        (1)生产效率高。相较于现浇建筑复杂立体的交叉作业、流水施工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工厂化生产、机械化吊装的方式。安装过程如同在工厂组装汽车元件般进行拼接,现场作业量大大减少,并具有生产效率高、安全、质量有保障等特点。此外,生产过程不受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提升了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缩短了建设周期。(2)标准高。装配式建筑构件各项生产工序都是在工厂中完成,可避免受到现场人员技术水平、作业环境、天气等各种可控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制作规范标准严格,保证构件的质量。(3)环保效果突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大部分在工厂中完成,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都是成品构件,从而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等污染。
        2装配式建筑造价差异原因
        首先是建筑规模发展速度较慢。我国的建筑规模推广不足,发展进程缓慢,对于这种建筑工程方式还有这很大的探索空间和改进空间。市场监控不够严格使得生产链不够完善,存在严重的生产质量问题。我国在目前的建筑市场需求情况下,最初投入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存在过大的差异,从表面上看规模扩大速度很快,但实际情况中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并不理想。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总体投资很小,这样的情况下,也造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无法有效的普及。其次是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足。无论管理方法开发的多么先进,管理模型构造的多么完善,其最终的完成者和行使者都是人。因此,如果造价方面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项目预算和成本控制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很多装配式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够强,这方面主要表现为对装配置工程的认识不足,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缺乏造价管理的专业知识能力,当然,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是问题之一,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工作效率不高。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
        3.1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而装配式建筑在依托BIM技术的前提下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中。BIM技术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征,在显著提升设计质量以及合理性的同时,会在本质上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和负担,降低成本投入,优化完善整个生产流程,落实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现代化。为了确保在装配式建筑中发挥出BIM技术的利用价值,应当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技能、注重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生产以及施工实施监督管理,为确保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
        为了实现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系统的协调发展,必须破除既有模式,采取工程总承包模式,优化为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疏通整个产业链。具体措施:(1)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具有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能力的设计院或者施工企业不局限于既有业务,扩宽业务范围,着力研发及生产,逐步形成全产业链的综合性企业。(2)委托行业协会制定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市场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规范工程项目总承包市场秩序,制定企业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机制。(3)工程总承包企业不仅要在传统的技术层面继续深耕,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及资源学会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科学手段,实现全过程管理的智能化控制。
        3.3在政策上实施差异化政策
        因地制宜确定地区装配率或预制率考核指标,发展初期加大财政、金融、税费等支持力度,培育降低成本典型示范工程,推进标准化建设,积极引导科研机构或高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等。
        3.4在预制构件制作上改进预制工艺
        优化固定模台和流水线生产工艺,提高模具周转次数,增加模具通用性,采用轻质高强寿命长模具,预制构件存放上合理科学规划布局存放场地,有效分区信息化管理,从平面和空间上进行存放优化,减少二次倒运,预制构件运输需结合运费和预制构件数量或价值进行权重分析择优选择,并制定安全高效运输方案,提高装卸工艺和效率,防止预制构件破损。
        3.5BIM技术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
        装配式建筑通过可靠的连接建筑部件、构件、结构构件以及机电设备形成的工业化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形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各项费用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波动较大,成本控制一次无法完成,需要跟随建筑的实际施工进度和外界环境进行动态调整,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是建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制订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方法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传统装配式成本控制,不重视施工前控制,忽略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缺少精细化管理,成本数据更新不及时,容易导致质量成本与工期成本增加。针对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已经较多,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技术和方法也较为成熟,而国内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当前运用较多的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方法有: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筑成本建模和控制方法——神经网络是通过模拟人类大脑神经元的思维方式对建筑成本进行建模和控制;有学者提出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方法,从建造流程入手,从成本增量、成本控制方向建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体系,从而实现装配式建筑成本。这些建筑成本控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优势,同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建筑成本控制效果差,耗时长,无法满足现代建筑成本的控制要求。BIM技术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方法通过建筑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动态调整准确反映产业链整体的实际成本,扭转传统成本控制模式的静态性与分散性,有效融合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与参与者,通过多方位的协同管理实现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利用BIM技术进行快速算量,结合神经网络和历史大数据的优化分析得到更合理的造价预测,实现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考虑工程造价及相关成本因素,才能促进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及推广。在此背景下,相关人员需要合理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改善与改变工程造价高昂的现象,促进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努力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齐宝库,薛红,张阳,等.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招标评标方法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5):24-29.
        [2]谢思聪,陈小波,梁玉美.基于BIM与装配式建筑的新型工程量清单[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30-135.
        [3]任海勇.浅谈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装配式建筑进行造价管理[J].建设科技,2016(Z1):13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