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造价浅析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期   作者:王宇航
[导读] 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当中,确定出合理化的计价模式是造价预算工作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

        王宇航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当中,确定出合理化的计价模式是造价预算工作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其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项目的效益水平。在建筑项目的造价预算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选取出适当的计价模式。同时还应从项目的招投标、设计、施工等整个环节流程当中来切实开展好造价控制工作,最大程度的保障控制造价工作能够始终存在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之中,确保工程项目能够达到更好的效益水平。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造价;分析
        1绿色建筑理念概述
        绿色建筑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凡是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建筑都可以被称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理念演变而来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绿色建筑理念已经逐步具象化,美国、香港、台湾、加拿大等地区都推出了自己的绿色建筑标准,中国大陆也在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适应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绿色建筑标准。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绿色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绿色建筑工程以建筑的全寿命为周期,不仅着眼于施工建筑过程,还强调在建筑使用、维修等多个过程中都能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得目的,为建筑使用者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生活空间,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
        2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造价管理原则
        2.1经济效益原则
        绿色建筑要能够体现较高的综合效益,实现资源的经济化和费用的合理性,这就要求首先有很高的经济效率。绿色建筑受到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条件的限制,前期的成本投入相对较高,但是因为其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后期的维护费用,并且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经济回报周期。其次,绿色建筑能够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地方特色能够相结合,提高社会效益,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最后,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能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虽然建筑不能够直接的产生经济效益,但却能够保证持续的经济价值。
        2.2全面、高效的资源利用原则
        绿色建筑能够对自身的设计和管理进行整体性的优化,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标准的材料,优化配置资源,建造出良好的产品。同时还要能降低能源损耗,最大限度的提高材料、能源和资源总体性能的使用率,产生优良的经济效益。另外还要能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绿色建筑的总体性能和综合效益。
        2.3建筑生命周期的设计原则
        建筑项目从最初的立项、到后来的构思、设计规划以及最后的建造、使用、摧毁是其整个寿命周期。绿色建筑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一开始的投资巨大、后期的运行成本低,所以应该采用全寿命原则,通过对绿色建筑整体经济性的考量,不但是一次性的投资,还要计算其后期运行费用和管理费用,使项目最大化的实现其整体经济意义、环境意义和社会意义。
        3绿色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
        3.1完善BIM成本管理制度
        基于BIM技术的成本管理制度,可使绿色建筑工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有利于建设施工的快速推进。成本管理制度应以设立成本管理组织机构为基础,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求高效率完成各分部任务,提升工程整体效益。同时,高效便捷的成本管理流程,可为成本管理制度提供供给血液,让建设工作真正实现一体化。成本质量手册等文件的编制辅助,可使成本管理与建设工作有机结合,从细小之处,完成成本管理各项工作,为绿色建筑工程的各阶段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3.2能源管理
        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通过方案评估比对等优化措施,发挥科学技术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作业区,协调优化相邻作业区的施工设备数量,充分利用公共设备,着重考虑降低电能的消耗。合理分配机械设备的使用功率,尽量充分利用,避免设备的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而造成浪费,同时也要避免设备长时间处于过载状态。应当鼓励并引导施工单位使用推荐的低能耗、绿色环保的工程机械设备。施工单位还应积极引进新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等。
        3.3建立规范的绿色施工体系
        施工体系的建设目的及意义,其实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施工方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利益。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在绿色建筑中,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也正是为了能够使得在整个绿色建筑中,能够做到任何事情都有条有序。那么在具体的体系规范中,我们就可以针对以下方面进行,比如:加强做好工期的前期准备,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其次,严格按照施工的实施标准制度,来展开施工。施工标准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前提之一,如果在进行施工时,相关从业者们并未按照相关施工要求进行,那么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3.4施工材料的管控
        材料费约占整个工程总造价的50~70%,材料费控制更是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的关键内容。绿色项目中,涉及到原材料的甲供,甲限。这些设备多和基础建设密切相关,故而这部分的造价数额也较多。有效管理和控制原材料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在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中,有必要在不久的将来跟踪原材料价格的走势。确定原料采购价格最合理,在确定原料采购合作单位前,检查合作单位的原料生产资质证书和相关检测报告,无质量认证一定不可以签约。在原材料进入市场之前,应对原材料进行取样和测试。同时,必须指派专人负责管理原材料。根据原料的不同功能,根据材料种类和相关要求划分和放置不同的原料储存地点;要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预留工作,避免因天气因素导致建筑材料质量大幅下降;要定期进行仓库管理,检查仓库的湿度和温度,并根据原材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合理有效的原材料管理,进一步降低原材料对造价的影响,为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奠定基础。成本人员必须根据项目要求严格控制材料成本,加强物资预算-采购-使用-监督各个环节的衔接和责任落实。材料和设备的价格要根据实际的投标价格以及工程量进行计算,在购进这些材料和设备时要时刻关注市场的价格走势,在最经济的形式下买进材料。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筑材料消耗量和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材料,并应使用配额,监督使用的材料量,防止浪费和合理利用资源,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5完善造价预算编制工作
        第一,相关的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法规和准则,坚守职业道德,按照绿色建筑工程图纸,以及结合实际建设情况,对建筑造价预算进行合理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还需要对会影响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将影响降到最低。第二,进行造价预算编制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绿色建筑工程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充分了解建筑材料市场价格以及行业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最大程度上确保造价的科学性。第三,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对预算编制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预算编制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确保不会由于预算编制人员自身问题对绿色建筑工程造价产生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成为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具有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的特点,与此同时也对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分析可知,当前造价成本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预算编制不科学、造价影响因素多、成本控制不到位。对此,应该转变管理理念、采用集成设计、创新技术手段、加强合同管理,并考虑生命周期成本,以此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珉.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7.
        [2]董晨.绿色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与管理[J].居业,2016(09):143-144.
        [3]许丽,王飞鹏.建筑绿色施工现状及方案改进分析[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5(05):44-46.
        [4]高妞,刘武伟.浅谈新时期绿色施工造价管理问题[J].科技风,2015(17):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