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患者留置针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   作者:曾阳
[导读]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老年患者留置针外渗率的效果。
        曾阳
        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  710068
        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老年患者留置针外渗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4-2020.5的600例老年留置针输液患者为研究素材。随机数字法分成对比组、品管圈活动组,各300例。以留置针外渗情况、护理质量情况为评价指标。结果:相比于对比组,品管圈活动组的留置针外渗率更低得多(P<0.05),其护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进行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留置针外渗情况,并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巨大优势以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老年患者;留置针外渗率;应用效果
        虽留置针的使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静脉留置针经常发生药液外渗现象,轻者导致局部疼痛肿胀,重者引起组织缺血坏死等[1],对患者危害极大,因此对该现象采取相应措施迫在眉睫。有研究表明,品管圈活动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应用效果奇佳,能够显著改善输液情况[2]。本研究通过对比未实行品管圈活动前和实行品管圈活动后的外渗现象和护理质量,探究品管圈活动的优势和价值,现如实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4-2020.5的600例老年留置针输液患者为研究素材。随机数字法分成对比组、品管圈活动组,各300例。
        纳入标准:符合静脉留置针输液标准[3];60-80岁患者;知情并同意研究;资料齐全。排除标准:不同意研究者;中途退出者;发生过敏反应而终止研究者。
        两组基础资料上无明显差别,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
        品管圈活动组:采取品管圈活动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成立同心圈小组,举行品管圈活动理念培训,将考核通过的优秀护理人员组成小组;(2)分析实行品管圈活动护理前发生外渗的100例患者,寻找外渗率原因,得出留置针存在一定缺陷,护士、患者、药物、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漏洞;(3)举办静脉针外渗讨论会议,采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设定目标,并根据相应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方法;(4)制定严格护理流程,并要求小组成员熟练掌握;(5)对患者进行科普外渗的症状以及危害性,患者发现外渗时能第一时间通知护士;(6)品管圈活动,每14天举行一次。
1.2.2疗效评估。
        以留置针外渗情况、护理质量情况为评价指标。
        留置针外渗为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溶液渗出或漏出血管外,渗入周围组织的过程称,其中按照输液渗出等级,共分为5个等级,0、1、2、3、4等级的评判标准如下[4]:0级:没有症状,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2.55cm;1级: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为2.55-15cm;2级: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15cm;3级:皮肤发凉、轻至中等程度疼痛、可能有麻木感,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15cm;4级:可凹陷水肿、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伤、肿胀。记录外渗病例并计算外渗率。
        护理质量评价量表为本院自制量表,总分为6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留置针外渗情况
        相比于对比组,品管圈活动组的外渗率要低得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护理质量情况
        相比于对比组,品管圈活动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静脉输液安全,是治疗的基础、患者生命安全的底线,如果输液出现问题,可能产生极大的不良后果,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来说,如药物外渗会直接影响老年患者的治疗。有研究发现品管圈活动对于改善此类问题效果突出。品管圈活动(QCC)指的是,成立小组,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目标[5]。有研究发现,建立品管圈,鼓励护理人员主动参与,分析留置针护理中的不足和缺陷,运用PDCA的工作方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显著降低外渗率,并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所提高[6]。
        本研究发现,进行品管圈活动护理后,留置针外渗率降低约19%,更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洋.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患者留置针外渗率中的实施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0):213-214.
[2]李典珍,胡明翠.利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4):3662-3664.
[3]赵晓翔,戴安,左吉玲,等.品管圈活动在外周浅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135-139+169.
[4]左四琴,秦楠,肖佳,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输液外渗率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81-84.
[5]余胜娣,胡翠辉,缪雪梅,等.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9):144-146.
[6]茆东芹.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浅静脉留置针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6):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