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华 王佩薇 刘美仑
武警河北省总队医院,石家庄,050081
[摘要]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脉管复康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6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脉管复康片联合阿司匹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踝肱指数情况以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脉管复康片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脉管复康片;阿司匹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图分类号]R 27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是慢性血管闭塞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供血远端的缺血性症状,有麻木、发凉、疼痛、远端趾(指)变形、变黑、间歇性跛行等,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为主,针对性不强,疗效不尽理想。脉管复康片由丹参、鸡血藤、郁金、乳香和没药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联合阿司匹林用于治疗脉管炎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动脉硬化性下肢血管闭塞症患者共计63例,均有肢体发凉、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均经多普勒肢体血流超声确诊,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依从性好。将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年龄55~78岁,平均(73.6±5.13)岁;对照组31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74.1±5.5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口服,100mg/次,1/日,积极治疗慢性基础疾病;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脉管复康片(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2020023),4片/次,3/d。10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踝肱指数变化情况,各组患者疼痛、发凉、跛行和酸胀等自觉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脉管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将肢体发凉、酸胀、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分等级而记分,以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分数比值大小评定疗效:临床治愈<0.3,显效0.3-0.6,有效0.6-0.9,无效0.9-1。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值表示采用(±S);计量资料用t检验分析,等级资料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各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踝肱指数情况比较 治疗组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亦有所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果见表2。
2.3 症状及体征 治疗组患者肢体疼痛、肢体怕冷、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及酸胀的症状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3。
2.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1/32),其中出现1例头晕;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2%(1/31),两组患者停药2d后不良反应均消失,再次用药后不良反应未出现,组间对比无差异,χ2=0.208,P>0.05。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肢侧支循环尤其是微循环供血,缓解缺血状态,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脉管复康片组分中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抑制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对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1];鸡血藤补血活血、舒筋活络,其提取物有一定抗炎作用[2];郁金活血、止痛、行气,其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3];乳香、没药相须为用,活血行气止痛,其提取物具有镇痛作用,且两者配伍可增强抗炎功效[4],临床用于瘀血阻滞,血脉不畅引起的脉管炎、硬皮病、动脉硬化性下肢血管闭塞症。血液流变学参数反映血液的粘稠性、粘滞性、血细胞聚集性和凝固性,踝肱指数是指踝部动脉压与肱动脉压之间的比值,数值越低,病情越严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脉管复康片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参数、踝肱指数得到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也得到明细缓解,说明阿司匹林联合脉管复康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延缓病情发展,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向荣,陆京伯,石汉平.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志,2001,21(1):44-5.
[2] 符影,程悦,陈建萍,等.鸡血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1,42(6):1229-34.
[3] 裘关关,蔡渊,方亮莲,等.温郁金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44(9):660-3.
[4] 陈婷,宿树兰,段金廒,等.乳香-没药配伍前后化学成分溶出变化及其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