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   作者:万亚媛
[导读]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应用效果。
        万亚媛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的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引流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未改良深静脉导管,实验组为改良后的深静脉导管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分析改良前后的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应用常见问题。结果 实验组30例患者中,有2例引流中出现导管堵塞、渗漏、脱落等问题,发生率为6.67%。结论 改良后的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可减少引流过程中不良反应,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 深静脉导管  胸腔积液 引流
        胸腔积液是指由于疾病导致胸膜腔液体积聚超过正常水平,与胸膜通透性增加、胸部损伤及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等密切相关[1]。一旦出现胸膜腔积液,表现为胸痛、胸闷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感染及气管功能衰竭。胸腔积液一般采用静脉引流,一旦引流不畅,不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相关的文献指出,对接受深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良好,能够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分析改良深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积液引流的常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科室接受深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的纳入标准 :1)具有进行深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的指征。2)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所选患者的排除标准 :1)患有恶性胸腔积液。2)临床资料不完整。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男18例、女12例 ;其 年龄为 46~79岁,平均年龄(67.5±5.4)岁 ;其中有胸外伤所致胸腔积液患者3例、呼吸系统疾病(以肺水肿为 主)所致胸腔积液患者24例、其他疾病所致胸腔积液患者3例 ;合并胸膜粘连的患者有22例,存在肺容量下降情况的患者有2例,存在进行性气流阻力增加情况的患者有6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胸腔积液量、胸腔积液发生的原因、肺功能减退情况等临床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治疗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 进行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健康宣教、生活护理、引流护 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和用药指导等。对观察组30例患者的深静脉导管使用改良后的深静脉导管,在导管端接输液延长管,延长管端与引流袋连接处用胶带妥善固定。进行有针对性护理。护理方法主要包括 :1)进行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制作有关胸腔积液和进行深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的健康宣教手册,并将其发放给患者。详细地向患者及 其家属讲解进行深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的目的、方法及 效果、治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3]。2)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进行 1 次心理状况评估,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提高对其情绪的控制能力,告知其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3)导管护理,告知患者不要做大幅度的动作,并尽量确保引流导管处于其胸腔的水平面以下。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 导管是否发生堵塞,告知其尽量避免挤压、弯折引流导管。4)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后,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缩唇呼吸训练、腹式
呼吸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导管堵塞、脱落、渗漏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两组患者深静脉引流管堵管、脱落、渗漏情况对比,见下表。

3 讨 论
        胸腔积液为临床常见的疾病症状,以漏出液为主,渗出液多以结核病和恶性肿瘤为主[4]。静脉导管引流可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但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常出现引流管堵塞、导管堵管、导管脱落、导管渗漏等问题,不仅影响正常治疗,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通过对常用深静脉导管进行改良后患者中有2例出现导管堵塞、渗漏、脱落得很问题,发生率为6.67%。分析其原因如下:(1)引流管脱出、渗漏。患者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在活动和更换体位时,对引流管不重视[5]。护理人员对引流管管道固定不牢固,固定方法不正确,患者在活动时极易导致胶布松脱,同时引流管接头处衔接不牢,导致导管脱出,引流液渗出。此外固定管道部 分过长,使引流袋缺乏缓冲的长度,易引起患者在更换体位时 引流管脱出。(2)引流管堵塞。护理人员不重视对引流管 的护理,未对引流管进行定时的挤捏,不懂深静脉引流管的挤捏方法,导致引流管部分管道出现堵塞,引起引流不畅。
综上所述,胸腔积液应用静脉导管引流常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不仅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影响患者的预后康复,因此,通过改良深静脉引流管能有效的预防,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毕珂,沈梦君,张怡,等.胸腔超声造影在胸腔积液闭式引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39(10):1087-1091.
[2]苗凯玲,李春燕,侯惠如.恶性胸腔积液引流管堵塞或引流不畅的影响因素[J].武警医学,2018,29(9):857 - 860.
[3]孙嵇洪,李国庆,黄勇,等 .猪尾导管与普通胸管气胸引流效果与安全性的 meta 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39(4):379-384.
[4]黄勇.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中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6,14(11):9-10.
[5]唐春,何红霞,许玉杰.3例PICC 输液致早产儿胸腔积液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5):158 -159.



姓名:万亚媛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90年5月 行政职务:无 专业职称:主管护师 学历:本科 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研究专长: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