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   作者:宁玉英
[导读] 目的:研究临床采取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宁玉英
        莘县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采取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103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对患者分别开展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与常规超声诊断,并将结果分别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2.23%,检查费用(327.16±10.44)元,诊断时间(22.16±1.58)分钟,对照组诊断准确率74.75%,检查费用(225.16±15.38)元,诊断时间(32.13±2.18)分钟,两组不同类型疾病的检出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发病隐匿,临床诊断难度大,对患者开展常规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开展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常规超声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是指患者虽然存在乳腺病变,但并未出现明显的肿块,触诊阳性率较低,无法简单观察到患者的症状。此时患者的乳腺病变较为隐匿,对患者的疾病治疗造成较大的影响。与其他肿块型乳腺病变相比,非肿块型病变的发病率较低,同时由于患者的患病基数小,使得患者的临床诊断难度进一步加大,常规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的诊断依据、临床经验均无法适应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需求[1]。为此临床需要对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开展更加精细化的诊断。常规超声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效果较差,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的临床应用较少,能够对较为隐匿的病灶部位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对人体自身脂肪及其他组织的区分辨别效果较高。本文对所选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开展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9年1-12月103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对照组,103例/组。研究组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5.97±21.03)岁,病程4~13年,平均病程(8.68±4.32)年,病灶直径2~10cm,平均直径(6.25±3.75)cm,恶性肿瘤53例,良性结节50例。患者均在我院通过手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确诊,患者均能够配合和耐受实验检验,未见其他器官、组织恶性肿瘤转移,无精神、认知障碍,能够正常言语沟通,未见中途死亡情况,患者全程配合实验并签署同意书,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开展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对照组常规超声诊断。
        研究组:采取Super Sonic公司生产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将探头频率设置在4-15MHz,确保患者病灶充分暴露后,将探头放置在病灶上方,并进行缓慢移动,移动时确保探头平稳,观察实时成像情况,在稳定病灶图像后,进行摄片和储存,利用测量工具对病灶区域的弹性值进行观察,以确认患者的病变性质,最后将摄取图像与数据存入电脑作为诊断依据。
        对照组:利用西门子Acuson S2000超声诊断仪开展检查,探头设置在5-14MHz,对患者的乳腺进行扫查和摄片。
        由3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所选患者开展双盲诊断,在3名医师共同认可度条件下进行诊断。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确诊例数/总数*100%。对比两组检查费用、诊断时间差异,分析两组不同类型疾病的检出情况,包括腺病、纤维性腺瘤、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黏液腺癌等。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处理数据,均数±标准差(x±s),t检验,率(%),χ2检验,P<0.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2.23%,检查费用(327.16±10.44)元,诊断时间(22.16±1.58)分钟,对照组诊断准确率74.75%,检查费用(225.16±15.38)元,诊断时间(32.13±2.18)分钟,两组不同类型疾病的检出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临床诊断难度大,患者自身对乳腺病变的认识较少,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患者到院就诊的几率较低。由于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无明显的肿块、结节,使得的病灶位置较难确认,同时患者的乳房外部属于浅筋膜,乳腺内部则由乳腺小叶组成,其他部位均由脂肪填充,使得患者的病变部位多在乳腺小叶、乳腺导管等位置发病,由于上述组织均在纤维脂肪组织的包裹当中,使患者的疾病诊断压力进一步增加。但随着患者疾病的不断进展,乳腺肿瘤的炎性浸润逐步渗透进邻近脂肪,患者的病灶逐步扩大,使得临床诊断准确性提高,尤其在乳腺恶性肿瘤当中,肿瘤细胞从病灶位置脱落后,会随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导致癌症转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我国临床近年来的乳腺病变预防工作效果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对自身乳腺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也使得临床乳腺检查的人数增加,乳腺病变的检出率得到明确改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就诊人数也随之提高。
        影像学超声是临床诊断乳腺病变的主要手段,在肿块型乳腺病变中的应用较多,能够有效区分恶性肿块与良性肿块。但针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报道相对较少。传统超声针对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观察效果较好,能够通过观察肿块形态、大小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但由于非肿块型病变的病灶位置模糊,形态更加弥散,使得传统超声的诊断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患者的病灶表现主要以结构紊乱、片状低回声以及病变范围较大为主[3]。为此,临床利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进行诊断,利用该成像方法,能够利用特殊波段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探查,减少脂肪对超声诊断的影响,针对乳腺病变的应用价值较高[4]。
        本文对所选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开展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观察到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较常规超声的诊断准确率更高,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2.23%,对照组诊断准确率74.75%,患者经过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能够明确区分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虽然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的检查费用较高,但由于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改善,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戚瑞祥,朱罗茜,方建华,杨晶,包凌云.S-Detect技术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37(03):251-255.
        [2]丰波,黄巧燕,罗晴霞,徐峰.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0,36(06):499-502.
        [3]晋俊平,刘杰,王锦波,孔学军.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价值研究[J].人民军医,2020,63(02):169-171+181.
        [4]陆英慧,汪玲,刘浏.UE评分法和比值法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10):1777-1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