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生,张建川通讯作者
重庆市合川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 401535
摘要:目的 研究对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和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研究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43例进行曲美他嗪治疗,评价组43例进行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评价组的总效率(95.35%)明显高于常规组(72.09%)(P<0.05),评价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府逐瘀汤;曲美他嗪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不稳定型心绞痛为其常见临床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恶化导致心肌梗死。目前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主要采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近些年来,中医治疗疾病的疗效越来越受关注,本研究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以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进行评估,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评价组。常规组43例,男女分别为25例、18例,年龄区间46~75岁,平均年龄(60.87±10.52)岁;评价组43例,男女分别为26例、17例,年龄区间44~76岁,平均年龄(61.02±10.49)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患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存在严重心肌梗死;不存在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现象;患者对于研究知晓并配合。
1.2方法
常规组进行曲美他嗪治疗,具体方法为:口服,20mg/次,一日三次。评价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水200ml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具体加减配方见表1。两组治疗均持续3周。
1.3观测指标
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指标进行评估。临床疗效分为3个等级,显效(经过治疗,患者心电图检查正常,心绞痛消失)、有效(经过治疗,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回升,心绞痛改善)、无效(心电图、心绞痛无明显改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内径。
1.4结果处理
结果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以(n/%)表示,采用X2检验,心功能指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认为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评价组无效患者仅为2例(4.65%),临床治疗总效率(95.35%)明显高于常规组(72.09%),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评价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在增高。冠心病比较常见,其临床症状心绞痛主要分为不稳定型和稳定型[2],不稳定心绞痛的疼痛感更强,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若不及时给予相关治疗,则会导致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常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但是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中医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中医上认为不稳定心绞痛为“胸痹、心痛”,为阴阳气血失调导致,因此应调和气血阴阳[3]。
本研究采用加减血府逐瘀汤进行祛瘀通脉、活血通络,对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过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明显高于曲美他嗪组,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明显低于曲美他嗪组,差异明显(P<0.05)。并且在曲美他嗪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曲美他嗪治疗(P<0.05)。因此,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于缓解心绞痛效果更优,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在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率上能够起到明显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苏静,童远义,肖玉洪.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8,29(17):2383-2386.
[2]邓海文.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13):163-165.
[3]杨为亚,单建芳.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价值体会[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02):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