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
苍溪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元 628400
厌食症是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会出现的症状,但大部分多见于儿童,特别是7岁以内,主要表现为长时间食欲下降,进餐量明显减少,甚至拒绝进餐,此病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小儿出现厌食症要尽快调理和治疗,否则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引发各种疾病,下文将详细阐述小儿厌食从中医学角度应怎样调理?
一、中医角度分析小儿厌食症
中医学认为厌食症属于脾胃病,是由于平日里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偏食、挑食等情况伤及脾胃造成的脾胃运化失常。除饮食以外,还与身体体质差,久病伤身;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情绪复杂多变,思虑伤脾等。导致小儿厌食症的原因较多,最根本的因素是小儿的脾胃不健、运化功能失调导致其味蕾功能减退,进而出现食欲下降情况。
小儿的脏腑娇嫩,全身系统功能发育不全,消化功能薄弱,而中医学认为脾胃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当脾升则健,胃气降则和,调节脾胃才是改善小儿厌食症的根本。小儿厌食症大部分缺乏食欲,同时伴随腹泻、便秘、腹胀痛等,长期厌食会造成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下降引发各种疾病,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发育,阻碍其智力发展。
二、引发小儿厌食症的相关因素
很多家长面对宝宝哭闹就会想尽办法哄,用玩具、糖果、饼干等各种零食安抚孩子的情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喜欢上零食的味道,慢慢的不爱吃饭或到饭点吃的少,还有些久病的宝宝经常吃药,饮食搭配不合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补充不足等也会造成厌食症。
(一)多病久病。由于小儿免疫力弱,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善,故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发生各种疾病,最常见的是消化道疾病和呼吸疾病,当孩子感冒后就会存在食欲下降,甚至是茶饭不思,情绪郁闷,久病不愈就会造成厌食症。
(二)药物干扰。是药三分毒,所以服用药物多少会存在一些副作用,比如红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均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进而会造成孩子厌食,甚至会产生呕吐、恶心和腹痛情况。另外长期服用各种抗生素会影响肠道菌群,导致微环境失调,总之药物会影响孩子的肠胃,引发厌食。
(三)情志不悦。年龄小的孩子虽然不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外界环境、氛围等因素也会影响其情绪,进而影响宝宝进食,如受外界惊吓、气氛紧张、家长态度僵硬和训斥或强迫宝宝吃饭等行为均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每次吃饭都会感到紧张、恐慌,久而久之会厌烦进餐。
(四)饮食习惯差。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大部分家庭都过分的溺爱孩子,为了迎合孩子的喜爱,平时习惯买很多零食、玩具等讨孩子欢心,而零食中的添加剂过多,口味过重,不利于消化和吸收,进而会损害脾胃,影响其食欲,在家庭进餐时家长不注重饮食结构的调整,过多的进食蛋白质、糖类食物,进而养成孩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长期进食脂肪、热量过高的食物会造成营养物质不平衡,引发肥胖或营养不良。
三.小儿厌食症中医要如何调理?
中医调理厌食症,首先要从脾胃开始调理,要遵循辨证施治原则采取对应治疗和护理手段,以内服外治方法共同调理身体,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一)中药内服治疗:脾胃虚弱型的患儿表现食欲不振、面色发黄、形体消瘦以及大便溏泄者可进食扁豆枣肉糕,取白扁豆、薏苡仁、山药、莲子及大枣肉研磨成细粉,加糯米粉、白糖做成蒸糕当做点心进食能改善;食滞停积型患儿出现茶饭不思、腹胀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可进食消食导滞饼,取炒二丑、炒莱菔子、焦山楂、麦芽、焦神曲和鸡内金研磨,加芝麻、白糖和面粉烙饼;滞热内生型表现面颊发红、手足心热、口渴尿黄、便秘者可进食莲栀梨汁粥,取莲子、栀子、陈皮、鸡内金和梨,加大米、砂糖和鸡内金用砂锅煎煮成浓汁煮粥,在早上食用。
(二)针灸、推拿疗法:针灸治疗主要是针刺四缝穴,四缝穴为经外奇穴,具有解乏除闷、调整三焦、理脾生津之效,用于消化、吸收较差者,2天针刺一次,点刺不宜过深。推拿法主要以捏脊疗法,通过捏拿督脉及膀胱经增加患儿的阳气,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功效,捏拿位置是脊背的正中线,具体手法见下图。
(三)穴位敷贴:主要通过刺激足三里、天枢、神阙穴来发挥调理脾胃,疏通经络的作用,取丁香、五倍子、吴茱萸、苍术、胡椒和白术药碾磨成粉,加入温开水和藿香正气水做成丸形,使用带粘性的无菌敷料贴敷于小儿脐部,这样能使药物直接渗透于血液,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胃肠酶分泌能力,促进肠道吸收和消化。
(四)调整饮食:在孩子发育的不同阶段循序渐进的添加辅食喂养,从小培养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的坏习惯,饮食荤素合理搭配,每天菜肴要丰富化和多样化,尽量监督孩子少吃零食,多鼓励孩子进食新鲜果蔬,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家庭就餐应创建和谐、温馨的进餐环境,2岁以上的孩子尽量让其自己进餐,多给予支持和鼓励,减少训斥和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