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闽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护理单元 江苏 连云港 222002
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6月~2021年1月期间接诊的6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课题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参照、实验两组,每组各分得患者34例。参照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对比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变化。结果:(1)护理后,参照组与实验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各项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鲜明差异(P<0.05);(2)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3.53%,组间比较差异鲜明(P<0.05)。结论: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持续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理护理;临床效果;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前言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的出现不仅会引发胸闷、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而且还会使患者出现害怕、恐慌、焦虑等负性情绪,加重患者病情的同时,降低治疗效果[1]。基于此,本研究将2019年6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当做观察对象,经分组干预和观察,重点探讨了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与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6月~2021年1月期间接诊的6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课题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参照组:男患18例,女患16例;年龄最大89岁,年龄最小61岁,平均年龄(75.23±5.06)岁。实验组:男患20例,女患14例;年龄最大88岁,年龄最小60岁,平均年龄(75.17±5.0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对比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中关于慢阻肺的相关标准;②患者年龄均≥60周岁;③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④临床资料完整者;⑤患者和家属知悉相关内容,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②合并传染性病症者;③免疫系统疾病者;④精神类病症者;⑤意识障碍者;⑥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①强化健康宣教:在长期、反复治疗中,老年慢阻肺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再加上憋喘、咳嗽、气促等相关症状的影响,会进一步加重老年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其治疗积极性[3]。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应耐心观察老年患者的病情变化,充分了解其治疗及护理态度,然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详细向患者说明慢阻肺护理的相关措施,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缓解其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的同时,还应打消患者疑虑,使其树立坚定的治疗信心。②强化医患交流:医护人员应主动与前来就诊的老年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疑惑,并消除其不满情绪;用温柔、亲切、和善的态度面对患者,充分了解患者在临床治疗、护理干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不适感受,积极调整护理方案,使其更加符合患者的个人特点,增强护患信任度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配合度。③强化家属心理教育:慢阻肺具有恢复缓慢、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需要家属长期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4]。因此,临床还应对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心理教育。耐心与家属进行交流,明确其护理工作,同时还应向家属详细演示正确的护理方法,并告知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在日常护理中,家属还应不断鼓励、安慰患者,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关心,引导患者遵医嘱服用各类药物,并对临床治疗抱有坚定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度。①负性情绪评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负性情绪越严重。②护理满意度:护理结束后,向患者发放本科室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并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研究数据时应用软件SPSS 23.0。以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若P值低于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评分
护理后,参照组与实验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SAS评分为(31.25±2.68),SDS评分为(30.57±2.82),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鲜明(P<0.05)。详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鲜明(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资料指出,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老年慢阻肺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既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又能在提高整体生活质量中发挥积极作用[5-6]。在本组研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了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分别探讨了上述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
在本组研究课题中,实验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将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护理中能够取得十分理想的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持续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徐颖臻,潘瑞丽,赵迪, 等.基于知信行模式的3H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2):371-373.
[2]郭荣荣.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6):2879-2881.
[3]袁良娟,孟蕾.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疗效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3):359-361.
[4]王春玲.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 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9,45(1):37-39,43.
[5]邬慧君,徐忠敏.家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护能力负面情绪和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0):2576-2578.
[6]孙瑾,王心怡.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4):55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