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如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   作者:陈婷婷
[导读] 根据临床观察,因腰部疼痛前来就诊的患者当中,大多都存在腰椎间盘突出问题
        陈婷婷
        什邡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618400

        根据临床观察,因腰部疼痛前来就诊的患者当中,大多都存在腰椎间盘突出问题,由于此种疾病产生了腰部的剧烈疼痛感,并使日常活动受到限制,这些问题都会大大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数病情较为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患者已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丧失绝大部分劳动能力,甚至于在有些情况下连日常生活也不能自理,不仅给家庭带来了严重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负担。随着现在生活压力的逐渐提升和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腰椎间盘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据临床统计,近些年已直接高达15%以上,发病率仍旧表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1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均是腰椎间盘当中的组分,而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与髓核的退行性病变有关,在外力作用之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之后,破裂的地方即成为了髓核的脱出窗口,导致周围神经受到突出物体带来的压迫,腰部剧烈疼痛感也就因此产生。下腰部是全身应力的中点,负重及活动度大,损伤几率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其中以腰4、5椎间盘发病率最高,腰5-骶1次之。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以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为主要症状,并且腰部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在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动作使疼痛加剧,在屈髋屈膝、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病程较长者,其下肢放射痛部位感觉麻木、冷感、无力。
2从中医针灸治疗角度看腰椎间盘突出症问题
        针灸在名称中就包含了其治疗方式的主要两大方面,分别是针法与灸法。针法的是在中医传统治疗理论的角度之下,将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譬如常用的手法包括捻转、提插等等,而这些特定的施针部位往往被中医称之为腧穴。古代中医学者已经根据他们所了解并实施的人体穴位编撰出了针灸学教材,根据最新的教材统计得出人体当中共有361个穴位。灸法,又称“艾灸”,是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广义的灸法既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烫体表的方法,又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

灸法主要是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预防并治疗相关疾病。艾叶是施展灸法治疗过程中最常使用的灸料,所以也称之为艾灸。特色针灸治疗手法之所以具备广泛应用优势,主要是因为其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对于患者来说花费较小的医疗费用即可收获较显著的治疗成果,副作用极少,现今已传播出我国境内,直至日本、朝鲜、阿拉伯等多处国家。
        腰椎间盘突出症问题被中医归属于腰痛范畴,病因主要与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西医学认为腰部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发生损伤或病变均可导致腰痛),感受风寒,或久坐卧湿地,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之气阻滞,或长期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腰部姿势不当,或腰部外伤未全恢复,经脉、络脉受损,淤血阻络,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这种疾病被认为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以及足少阴肾经等处的气血运行失调有关。在中医经络辨证理论的指导之下,为患者确定最为适合的针灸治疗方案,即能够将这三处的经脉达到一气串通的目的,做到活血、止痛、行气。患者体内的致痛物质主要是血浆当中游离的5-HT,在针灸治疗之后,此种物质在患者体内的含量能够显著下降,此外还可以激发一些具有镇痛及止痛功效的物质,譬如内源性吗啡等。在腰椎间盘患者病情发展早期阶段就及时采取针灸治疗,能够帮助调和气血,调动起机体内的积极因素,发挥出针灸疏通经络之气血、通经止痛的功效。治疗时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等处是常用的施针部位,这一位置主要对于韧带的治疗发挥作用,提升其修复能力,避免脊椎过度前屈,并使脊椎尽可能复位。当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肌肉韧带处于紧张状态时,施以针灸治疗,能够改善肌肉僵硬,减轻疾病发展过程中椎间隙所受到的过大压力。针灸能够提升病变周围组织的血流量,改善循环状态,促进神经根处的营养供应,组织间隙存在的水肿问题也能够得到缓解,逐渐帮助患者缓解硬膜囊及神经根处的受压局面,使其长期受压所导致的水肿、炎症均能够逐渐改善。在治疗中,常用的穴位为阿是穴、腰夹脊、大肠俞、环跳、委中等穴,寒湿腰痛者加腰阳关,淤血腰痛者加膈腧,肾虚腰痛者加肾腧、命门、志室、三阴交。艾灸加针刺夹脊穴对寒湿证效果尤为明显,在留针时用灸盒艾条熏灸,保证温度在患者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样的治疗方法也被称之为温针疗法,临床治疗证实总体有效率在95%以上。
        古籍《内经》当中早有记载“邪之所凌,其气必虚”,如若肝肾处于亏虚状态,那么环境当中的风邪及湿气 会趁机而入,导致经脉受阻麻痹,当经脉处于不通畅的情况下自然也就会引发疼痛感。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