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弢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康复科 四川 德阳 618000
脾虚是中医脏腑辨证中的常见证型,其主要因脾气、脾阴、脾阳等不足而引发的各种病症,脾虚又多见脾气虚、脾阳虚等病症,多表现为腹胀、消瘦、乏力、泄泻或便秘、水肿等症状,中医治疗脾虚证的方法很多,尤其以针灸治疗效果最为理想,且不考虑毒副作用。
一、脾虚症的常见临床分类及表现
脾虚症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发时止、大便稀溏无臭味、食后不消化且易泻、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乏力消瘦、神疲瘦弱等,观察舌象可发现舌质淡苔薄白,脉象表现虚而无力。根据八纲辨证将脾虚症分为:脾胃虚寒、脾气虚、脾不统血、胃阴虚、脾阳虚、中气下陷等。脾胃虚寒常见症状为胃部隐痛、绵绵不休、遇凉加重、喜温喜按、空腹疼痛、泛吐清水、饮食减少、神情倦怠、四肢乏力、手足不温等,观察舌头可发现舌淡苔白;脾气虚常见症状为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味觉消退、大便溏薄、身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萎黄、舌淡苔白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浮肿的症状;脾不统血是由于脾气运化无力导致的气血亏虚,常见症状为不思饮食、腹胀便溏、面色萎黄、四肢乏力、便血尿血、舌淡苔白,脉缓弱等,部分女性患者还会出现月经过多、崩漏等症状;胃阴虚常见症状为口干舌燥、干呕胃胀、饮食减少、吞咽不畅、胸膈不适、腹胀便秘等,舌象表现舌红中干、少苔舌光等;脾阳虚常见症状为腹胀纳少、不规则性腹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便溏清稀、舌质淡胖、脉沉迟无力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困重浮肿、小便不利、白带多质稀等症状;中气下陷常见症状为面色淡白、眩晕汗多、气短厌食、身体倦怠、腹胀便溏、多尿多便、米泔样小便等,部分患者会出现慢性腹泻、胃下垂、肾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疾病。
二、针灸治疗脾虚的常见方法
现阶段针灸临床在治疗脾虚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及有效治疗方法,同时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机理研究体系。当下脾虚证的临床针灸治疗中,多采用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内庭等穴位,对症治疗因腹部手术引发的脾虚证,经针灸治疗后,患者的腹胀、纳差等脾虚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达到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的治疗功效。在治疗脾虚型单纯性肥胖证时,可以用针刺神阙穴位直径4寸圆周范围内的相关穴位起到调理脏腑功能、升清降浊、除湿降脂的治疗效果。针灸治疗脾虚还可以根据针灸治疗特色分为多种治疗方式。
(一)毫针治疗脾虚症
毫针治疗脾虚症通常在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在治疗婴幼儿脾虚泄泻时宜采用快针针法,平补平泻,得气后立即出针,针后加隔棉布灸治,可起到温补肾阳、健脾止泻的效果。还可在穴位浅部做重按轻提、深部做重提轻按的补泻手法进行脾虚症的针刺治疗,有利于机体的阴阳调和。毫针针灸通过针刺足三里对脾虚症引发的哮喘也有极为显著的作用,通过针灸刺激降低支气管肺泡中的炎性因子,使得患者肺部功能得以改善,进而缓解脾虚哮喘症状。
(二)电针治疗脾虚症
电针治疗脾虚症时,采用疏密波可以有效调整脾虚证引发的虚损状态。并且极为适用于老年卒中后肝郁脾虚郁证的调理,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辨证选穴后可采用腹针与电针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行腹针法时其直刺深度须穿过皮下、位于脂肪层之间,采用快进针捻转手法。行电针时需保障穴位处出现酸麻、酥胀的感觉,或可见患者腹部呈现节律性收缩状态,这样才能取到治疗老年卒中肝郁脾虚郁证的理想效果。电针法治疗因脾虚引发的单纯性肥胖症时,采用电针加透刺法可取得较佳的效果。李永芳同时采用电针法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可以促进“脾虚”状态下的胃肠蠕动及小肠吸收机能。
(三)水针治疗脾虚症
水针治疗小儿脾虚泻有着明显的疗效,其治愈率可达92%,其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七味白术散加维丁胶性钙注射足三里穴的方式进行治疗,借此达到健脾止泻、固本培元的功效。清开灵、丹参注射液混合穴位注射方式对肝郁脾虚患者的治疗也非常具有优势。此外,穴位埋线方式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也取得了极佳的治疗效果。
结语
中医辩证中认为脾虚症主要因脾气、脾阴、脾阳等不足而引发的,临床表现出病程较长、泄泻时发时止、大便稀溏无臭味、食后不消化且易泻、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观察舌头可发现舌质淡苔薄白,切脉则会发现脉虚无力。传统中医针灸疗法,可以通过针刺改善脾胃功能,起到调理脏腑功能、升清降浊、除湿降脂的治疗效果,是治疗脾胃病症的重要传统中医疗法之一。现阶段的针灸治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及有效治疗方法,同时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机理研究体系。近些年来,中医针灸在现代医学的影响下,不断优化发展,还根据针灸治疗特色分为毫针治疗脾虚症、电针治疗脾虚症、水针治疗脾虚症等多种治疗方式,并且在脾虚证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推动了传统医学针灸治疗方式的发展革新。随着对脾虚症的认知加深及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中医针灸会研制出更具针对性、高效性的脾虚证针灸治疗方式,促使针灸治疗脾虚证的机理、疗效得到理想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