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制药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   作者:司建廷
[导读] 目的 分析某大型制药企业2016-2019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职业病防护设施,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作业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司建廷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科研三室,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目的  分析某大型制药企业2016-2019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职业病防护设施,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作业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调查,对某大型制药企业产生危害因素进行识别,通过现场采样及检测进行分析。结果  该制药企业固体制剂制造和非固体制剂制造以及实验室分析等工序化学危害因素共检测126个点,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2016-2019年噪声超标率依次为19.4、25.4、19.2、18.0,2019年最高,为25.4%。结论  该企业工艺先进,采取了适宜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的控制了毒物逸散,化学有害因素超标率为0;噪声操作作业多为劳动者手工作业,超标点较多,但超标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制药;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
        
        为掌握制药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该企业2016-2019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跟踪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该企业为大型外资制药企业,包括固体制剂制造、非固体制剂制造以及实验室等作业场所,主要工艺有筛分、混合、转移、灌装以及包装等,实验室主要为溶液配制。作业人员以流水线操作为主,企业为作业人员发放工作服、防尘防毒口罩、防噪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1.2检测方法
        1.2.1职业卫生调查:对该企业生产工艺、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 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
        1.2.2检测方法
        在生产设备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正常的情况下,按照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1]、GBZ 19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GBZ/T160和GBZ/T300《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测定》等标准进行现场采样及检测分析。
        1.3评价依据  依据 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2]等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2  结 果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检测  根据该制药生产企业生产工艺、设备及设备使用的原辅材料,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和目录》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其他粉尘、噪声产生于称量、固体和非固体制剂制造生产线;甲醇、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乙腈、乙醚、正己烷产生于实验室分析。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噪声共检测414个点,2016-2019年噪声超标率依次为19.4、25.4、19.2、18.0,2019年最高,为25.4%,测量结果见表2。该制药企业化学危害因素共检测126个点,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检测结果见表3。


3   讨 论
        该企业的生产工艺包括称量、固体制剂制造、非固体制剂制造、包装以及实验室分析等,存在较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化学危害因素四年来测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超标率为0,该企业有效控制了毒物逸散;噪声操作作业多为劳动者手工作业,超标点较多,但超标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有许多单位只注重对粉尘、毒物危害的监护,噪声的危害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认为噪声聋对人体生命没有什么大危害, 因此忽略了对噪声危害的监护,导致职业性听力损伤者呈逐年增长趋势,职业性噪声聋病例明显升高[2]。因此,该企业应在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自动化、增加噪声防护设施的基础上,做好轮岗、缩短接触时间,提供噪声个人防护用品等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采样规范:GBZ 159-2004[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李庆莲.职业性噪声聋与相关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的调查[J]. 河北医学,2015,21(12):2087-20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