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心理契约视角下辅导员角色期待的冲突与重建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   作者:杜亚男
[导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标准
        杜亚男
        浙江大学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58
        【摘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标准,围绕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辅导员角色需要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不断变化和更新。德育心理契约侧重于学生对德育教师的期望,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分析现存的角色冲突,重建新要求下的辅导员角色,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德育心理契约 高校辅导员 角色期待
一、 德育心理契约与辅导员角色期待的理论释义
        1.德育心理契约是高校“人本主义”教育的新视角。长期以来,传统高校德育在人的发展价值取向上迷失,导致德育实效的低迷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成为了当代高校德育改革的主题,意在建立起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且行之有效的新型德育体系。心理契约理论来源于管理学,研究一般集中在经济组织的雇佣关系中,用来研究与之相关的影响员工工作情绪、态度和效率的重要因素。申来津将心理契约与德育相结合,指德育关系中存在的一系列彼此期待的主观信念,是德育关系双方期望的结合 。
        2. 角色期待是维持师生关系健康发展的有效杠杆。教师角色期待,是指社会公众和学生对教师行为模式的期待,或教师对自己应具备的行为模式的期待,包括他人对教师的期望和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他人包括领导、学生、家长等不同身份的人。
        3.满足师生共同发展需求,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逻辑起点。2006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具有相当宽的业务范围和岗位职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职业分类体系相对应,辅导员所承担的职业角色涵盖至少9中独立职业的相关事务,除此之外,还有“人生导师”、“知心朋友”两种并无明确角色规范要求和评价标准的开放性角色   。
二、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角色期待冲突
        1.辅导员角色期待产生冲突普遍存在。辅导员的角色期待来源于社会、学校、学生和自身。从社会期待来看,辅导员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为一名教育者和管理者去教育和指导学生。与此同时,作为一线的学生工作者,面对已经成年具有独立思想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需要作为朋友和服务者去与学生交心,获得尊重和信任。 2.学生发展性需求与辅导员能力不匹配。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中国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今社会,对于高等学生的培养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品德和品行。此外,学生也更关注自身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由此可见,当前学生的发展性需求增强,把就业作为短期目标,将适应时代发展作为终身追求。
        3.学生个性化需求与辅导员管理式服务不匹配。大学生有显著的代际特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 “因事儿化、因时而新、因势而新”,立足学生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当代“90后”、“00年”大学生的代际特点为“理性务实、折衷整合”,部分大学生在处理国家、个人、集体利益时更加关注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在处理理想与现实问题时更倾向于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同时,当代大学生善于利用新媒体发生,直言不讳的表达观点和意见,充分展示个性。由此可见,当代学生的代际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
        学生期待能在辅导员的陪伴下促进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经历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感受着中外文化的交融碰撞,思想上更开放多元,大学生面临一系列社会和现实问题的同时,心理问题也开始暴露和增多,校园心理危机事件频发。

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为了当前高校面临的共同难题。《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辅导员是最贴近学生的老师,是学生校内最愿意寻求帮助的对象,也是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的负责人。在同学们心里,希望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得到辅导员的关怀,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得到辅导员的指点,希望辅导员能给予心灵上的慰藉和方法上的指导。但在实际过程中,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短板。辅导员因专业背景不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辅导员们事务繁忙,较少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以讲座为主要方式的培训为期时间短,知识难以深入内化,往往带有应试指向性,带有功利色彩。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储备不完善的情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常用经验指导问题,感性超过理性,使解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缺乏良好的理论基础。此外,辅导员采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不健全。从事心理咨询,其中很大的一个弊端在于当面对一个问题时,工作者会下意识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一个人的行为和产生行为的原因并没有从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工作者还习惯借助个人经验进行分析,比较擅长讲而忽视倾听,容易用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作出评判和结论,带有明显的思政工作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模式,就会使心理咨询有效性大大降低,使学生来访者感到反感。甚至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心理咨询过程中过于自信,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分辨自己能力,没有及时将较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向专业心理健康教师进行转介,错过心理问题治疗的最佳时间。
三、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辅导员角色重建
        1.辅导员和学生要实现双向平等互动,成为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接纳者。高校德育有“三贴近”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把工作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辅导员日常工作都围绕学生展开,与学生朝夕相伴是辅导员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在德育心理契约理论指导下,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倾听学生对辅导员的现实需求,实现有效互动。辅导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怀,传达值得信任和倾听的信息,及时发现和疏导简单心理问题。在学生主动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时,辅导员要站在朋友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接纳、尊重的环境,给予他们需要的支持和理解,共同面对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
        2.辅导员要善于依托专业教师力量,成为指导学生未来发展的协调者。“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方针,为培养学生应对社会发展多元化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人格,需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与专业教师队伍融合起来,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服务。辅导员因专业背景和工作特点,在遇到专业相关问题时,要善于依托专业教师的力量。
        3.辅导员要要积极参与专业化学习平台,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推动者。辅导员面的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职业发展中习得“一技之长”,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成为有才之人。相较于专业知识传授的第一课堂,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应着力于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各高校都搭建了专门的德育平台或载体,并配备了资金和师资,建立了相应的平台组群,例如:职业发展中心、领导力教育中心、写作中心等。辅导员可根据自己兴趣,有针对性的参与专业化学习平台,开展专业化实践,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通过中心平台之间的交叉和互补性,利用校院两级的资源,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德育心理契约理论侧重于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是辅导员走出惯性思维,摆脱固有印象,去倾听学生需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有时代的印记也有学生的代际特征,牵动这学生对辅导员角色期待的变化和更新。从中产生的冲突,以及如何进行重建,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同时也与制度层面的变革和外部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期待学界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顾红,陈桂香.高校心理契约式德育:人本德育的追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