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马尔康市人民医院 四川 阿坝 624000
在目前环境下,心律失常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概率以及患者数量所呈现出的增长趋势越来越明显。据相关统计学研究资料证实,在我国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大概有2000万人之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数据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在目前治疗环境下,针对心律失常主要采取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两种,但是因大多患者对于心律失常的认知不足,在面对心律失常时大多手足无措,那么发生心律失常以后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心律失常主要是指心脏电活动的节律、频率以及激动次序、起源部位、传导速度处于异常状态的现象,根据心律失常的发生原理可将其划分为冲动传导异常以及冲动形成异常,心律失常不仅包含节律异常,还包含频率异常,主要是指心跳速度超过一般范围以后呈现出心跳过快或者心跳过慢的现象,因心脏自律性异常和传递障碍所引起的心律不齐、心动过缓以及心动过速等相关现象,也可将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分为病理性因素和生理性因素两种。有研究资料证实,严重失眠、浓茶或者咖啡摄入过量、大量吸烟、饮酒、精神紧张、过度疲劳都是诱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而诱发心律失常的物理因素可表现为中暑、淹溺、冷冻、点击等,病理因素以内分泌疾病、心脏病、代谢异常比较常见,但是也会受到药物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1.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目前,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并不统一,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表现为未见任何不适,包含轻度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上述心律失常类型对于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比较小,因此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患者于查体时被发现。病情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心悸、胸闷、低血压、头晕、心前区压迫、疼痛等相关症状,也可能表现为尿频、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快速心房颤动、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上述心律失常类型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影响。
2.心律失常治疗措施
目前临床上针对心律失常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包含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具体治疗措施以及应用范围汇总如下:
2.1病因治疗
此处所讲的病因治疗措施主要在于纠正心脏组织存在的病理改变,调整处于异常状态的生理以及病理功能,例如心功能不全、冠脉动脉狭窄等,尽早去除诱发心律失常的其他影响因素,包含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电解质失调等。
2.2药物治疗
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时所用药物大多为加速传导的药物类型以及增强心肌自律性的药物,包含迷走神经抑制药物,典型药物为阿托品,还有拟交感神经药物,以异丙肾上腺素较为常见。而呈现为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在采取药物治疗时选取药物以延长不应期以及减慢传导药物为主,例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迷走神经兴奋剂等,典型药物类型包含洋地黄制剂、苯福林、甲氧明等。
2.3非药物治疗措施
目前临床针对心律失常患者所采取的非药物治疗措施涉及机械措施兴奋迷走神经、电复律、心脏起搏器、电消融、电除颤、冷冻、激光以及射频消融、外科手术治疗措施等,其中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治疗措施包含按摩颈动脉窦、压迫眼球、捏住鼻子用力呼气或者屏住气息等。
(1)较为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心脏起搏器应用频率较高,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将仪器调整至低能量电流,按照预定频率对心房以及心室有规律性的刺激,从而维持心脏活动频率和节律。
(2)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终止以及心室颤动治疗过程中所应用的治疗措施分别为直流电复律和电除颤,在仪器应用过程中由高压直流电经胸壁短暂性作用或者直接作用于心脏组织,能够促使处于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起搏点同时除极,促使窦房结恢复至最高起搏点。在此治疗过程中为了确保质量患者治疗安全性,操作期间会利用患者心电图R波触发放电,避免出现心室颤动的可能性,在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治疗期间都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于心室颤动、心房扑动患者治疗过程中大部分医生选择应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电除颤和电复律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都具有疗效迅速、安全可靠的应用优势,是目前快速终止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措施,但是并不会产生预防发作的作用。
(3)类似于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期前收缩、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等快速心律失常,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选择应用导管消融治疗措施,从而实现治愈的效果。再加上导管消融取得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医生以及患者的肯定,对于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性比较小,因此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了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措施。
(4)还有部分心律失常患者呈恶性,举例说明心脏骤停幸存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室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患者以及经消融治疗不成功或者在发生心律失常时存在生命危险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建议选择植入心脏埋藏式除颤器,有效预防猝死现象。
3.并不是所有心律失常都需要采取治疗措施
并非所有的心律失常患者都需要尽早治疗,有研究资料证实许多心律失常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生命安全不会受到威胁,可将此类心律失常称之为良性心律失常,包含右束支传导阻滞、偶发室性早搏、偶发房性早搏等,此类患者可以只观察,不必急于采取治疗措施。例如,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未见心律异常,但是体检时可将其诊断为心动过缓,在医院接受复查时未见明显异常,此现象可充分说明此类群体心脏跳动时快时慢,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虽然偶尔呈现出心动过缓,但是并不需要采取治疗措施。
4.老年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
发生于老年群体中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房纤颤、期前收缩、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以及传导阻滞等。虽然大多心律失常症状并不是因心脏疾病所引起,诱发因素主要表现为电解质紊乱、情绪波动、药物过量、毒性作用等,但是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其心脏本身患有疾病诱发心律失常的概率会较高,需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采取心电图检查措施明确诊断,以便于尽早预防疾病。再加上心律失常的诱发原因不同,临床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用药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区别,需要指导老年群体在心血管类药物应用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小结: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来讲,除接受对症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是保持心情舒畅、戒烟戒酒、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还需定期接受健康体检尽早预防,进行疾病的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