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田园乡村景观改造提升设计探究——以常熟市董浜镇智林村钟家巷为例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于洋
[导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打造高质量高标准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上海天夏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0438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打造高质量高标准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保护田园的肌理,提取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再利用场地的废弃乡土材料,改造提升景观、建筑风貌。用现代设计语言去解读并创造董浜镇智林村的新景观,构筑出延续当地文脉的特色田园乡村。
        关键词:特色田园;文化记忆;乡土材料;特色产品
        引言
        历史经验表明,农村的衰落、农民的外流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产业不振、经济不兴,所以要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乡村最美的、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田园意境[1]。我们对董浜镇智林村进行调研,对董浜的农耕文化、本土特色文化和产业进行深度的挖掘,对地形地貌、水域、田地肌理进行考察,对景观建筑风貌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我们力图保留住农田肌理、文化建筑及景观,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策略,延续并发扬董浜镇智林村的人文景观记忆,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发展动力和活力。
        1 项目背景
        1.1研究背景
        场地位于常熟市董浜镇智林村,东临苏嘉杭高速公路,民丰路、华阳路、民泰路穿过场地,交通条件便利,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完善的大交通网络助力项目发展。
        场地研究范围总面积约82.30公顷。根据镇域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总结提炼出钟家巷特色田园乡村是具备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的现代农业基础的。
        1.2总体现状
        我们去现场考察了智林村场地片区的农田、水体、建筑景观风貌、基础设施建设,走访了沿线的许多村民,回来后梳理了智林村的非遗文化、本土特色文化、特色产品、没落纺织厂的历史脉络等人文要素。我们发现研究片区的农田、水系肌理良好,但是特色文化和产业需要更进一步的保护与增值,场地建筑景观风貌单一且缺乏人群聚会游乐空间,基础设施需要得到提升。(如图一)
   
        图一
        1.3 规划主题定位
 
        图二
        根据上位规划,我们研究片区的规划主题定位为玉黍田园、耕读智林,重点功能分区为蔬菜种植、黄金小玉米基地、以及灯谜文化体验基地和水乡宜居示范乡村。(如图二)
        2 文化景观研究及设计策略
        2.1特色文化研究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关键在于突出特色,每个乡村的最大特点就是与其他乡村与众不同的生态环境与乡土文化,特色田园乡村也是想要挖掘每个乡村的不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展,这也是特色田园乡村中“特色”二字的由来[2]。
        我们研究了董浜镇的非遗文化与特色文化,提炼出四个最重要的本土特色文化:即灯谜,智林,菖蒲和遥路拳文化。(如图三)
       
        图三
        其中灯谜比较适合作为主导设计元素,运用到景观和建筑上。常熟在古代时称为海虞,是中华谜语的发源地。董浜镇海虞县令、大文学家鲍照首创“字谜”,被称为“海虞谜语”。海虞灯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多年的发展,在08年,董浜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灯谜之乡,2009年,海虞灯谜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灯谜文化元素的提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提取灯之形,即灯笼的形态、色彩、纹样、材质;再者运用谜之趣,即调动人们参与性的谜面,谜目和谜底;最后是举办灯谜活动,即谜语大会、灯谜节和灯谜展。然后将这三个方面运用体现在空间,细节,活动,产品上。
        智林文化源于智林寺,智林寺,原名智林教寺、永安寺,在董浜镇徐市办事处西郊。钟家巷所属智林村因此而得名,后又有智林书院,盛极一时。
        菖蒲做为智林村的常见特色植物,具有文化价值,即“花草四雅”与神话传说;并且具有实用价值,村民们用它来编制蒲扇、蒲包、蒲墩等制品;还具有艺术价值,工艺大师们手工制作蒲制茶具、蒲画等工艺品。
        遥路拳是在清朝末期由遥路村徐春浦开创的一套拳法,为遥路村及周边留下修身习武的好传统,留有一套遥路拳拳谱。
        2.2项目愿景
        项目愿景整体为打造高质量高标准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的优化,乡村产业增值,建筑景观风貌提升和生活品质改善这四个维度上。生态环境优化,即立足江南水乡特色生态,依托鲜明的生态禀赋,修复农田生态,提升村庄生态品质,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乡村产业增值是依托钟家巷特色田园乡村的产业基础,借助董浜蔬菜种植产业的规模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力求增加产业的附加值,提高乡村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建筑景观风貌提升,即以水系和路网为依托,保留原有村落空间,延续乡土文化脉络,以现代设计手法,在重要区域和主要节点上进行景观建筑风貌提升,打造本土特色的景观建筑空间;生活品质改善,即以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营造美丽乡村。
        2.3设计策略
        一.立足田园生态,遵循钟家巷水田相间的水乡肌理,并且采用本土自然植物萱草,作为生态基底的一个元素,营造富有特色的生态风貌。
        二.延续乡土特质,采用钟家巷当地乡土材料,如毛石、青砖、木材、坛罐、旧瓦片等强调乡土气息,营造质朴的空间环境,体现乡土风情。
        三.传承文脉基因,以海虞灯谜文化作为主导的设计元素,辅以智林文化、菖蒲文化及遥路拳文化等众多元素,挖掘重拾村庄发展历程中的文化记忆。
        四.融合现代设计,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利用乡土材料进行再加工与再设计,使传统与创新对话,乡土与现代融合,用古老的材料,营造出有趣的形式与空间。
        五.展示特色产品,通过在工坊中的展示制作手艺和销售,将董浜的乡情十二品宣传推广出去,提高产业竞争力。
        3 设计思路
        3.1 游线设计
        场地游线利用了现有的道路和田间小路,用一条蜿蜒的步行环线将7个项目节点串联。沿着游线,人们不仅可以观赏玉米田地、萱草花海、荷花水岸等乡村田园风光,还能穿行于村史馆、休闲小游园、工坊中,了解与体验到智林村的本土特色文化。7个项目节点按照游览路线分别为荷花浜村口、荷花水岸、钟家巷村史馆、皮划艇码头、钟家巷休闲小游园、校车接送与蔬菜售卖点、十二工坊片区。(如图四)
 
        图四
        3.2 节点设计思路
        第一个重要节点是村口(荷花浜),重点打造了荷花浜入口景墙。场地现状:现状场地较为平整;场地现有的构筑物体量偏小,且整体元素过多;场地缺乏草花植被。现场落地效果不佳。本次设计将智林村建筑坡屋顶的剪影作为景墙的主要设计元素,并且融合了抽象的荷花线条、灯谜、酒罐与摇橹船的元素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入口标识景观。左侧营造主要标识,运用船桨格栅作为主要背景,并在船桨中做灯带体现灯谜文化。配以金属荷花、木船、酒罐体现村庄文化特色。右侧为引导式次要标识,以矮墙与金属荷花图案为主。两侧互相呼应。植被选择上以智林村的特色地被-萱草作为场地的基地,增加菖蒲、木槿、紫薇等,营造出具有文化意境的特有景观空间。(如图五)
 
        图五
        荷花水岸的场地:现状建筑立面破旧;滨水黄土裸露,缺乏植被与水生植物,整体效果不佳。针对场地的现状问题,我们将局部墙体刷白,增加有趣的墙绘。将长势良好的乔灌木保留,局部增加垂柳,水边增加水生植物荷花、美人蕉、芦苇等水生植物,并且增加亲水平台,创造了人、水、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氛围。(如图六)
 
        图六
        钟家巷村史馆是承载着钟家巷历史文脉,追溯着先民们古老记忆的场馆。场馆入口处的轴线处没有指引性铺装,整体较为单调;广场西侧有一处休憩坐凳,没有遮阴处。设计的策略是首先延续原有开阔空间,为村民提供一个可以集会的公共空间;其次,入口大门处铺装进行特色化处理,强调其重要性和引导性;再者,在次要区域塑造场地小空间,动静结合。设计入口中央打造了一个具有荷花纹理的铺装,增加引导性,运用乡土材料,如青砖、老旧瓦片等。为村民提供一在原有休憩坐凳处上方设置竹架凉亭,增加空间趣味性。使整个广场空间动静,灵活便捷。(如图七)
 
        图七
        皮划艇码头原场地存在的多个码头大多为混凝土浇筑建造的,外观简陋,伸展平台短,停靠船只的能力有限。同时,码头两边的植物也需要进行补植。本次设计通过将旧码头改造为皮划艇码头,增加娱乐功能,吸引人们在此游乐玩耍,使小河重新焕发生机。(如图八)
 
        图八
        钟家巷休闲小游园的现状场地缺乏道路且无景观特色,缺少游玩设施与活动场所,植物分布杂乱,整体空间效果不佳。设计策略是运用现代设计语言,结合乡土材料:如竹,木材,毛石来营造出有趣的玩乐空间。本次设计在游园入场处打造了景墙布告栏,营造醒目的入口构筑物,一条蜿蜒的游路从场地内穿过,串联两个入口。沿岸种植了较为密集的乔灌木,围合出一个安全的游戏区,防止孩子们误入水岸。运用乡土材料为儿童打造了一个可以嬉戏攀爬的场所,并且毛石户外座椅也为家长们提供了休憩的空间。(如图九、十)
 
        图九
 
        图十
        校车接送与蔬菜售卖点现状场地构筑物陈旧,功能设施欠缺、铺装过于单一陈旧,整体缺乏辨识度且无景观特色。我们设计的构筑物把校车接送点和蔬菜收购点两个功能空间做了有效的整合,中间为实体建筑,两侧以通透开阔的形式形成相对独立的灰空间。构筑物以中间的隔断分为东西两个空间,东面为学生等候区,西面为蔬菜收购点,以创新的设计手法有机组合两个功能分区,建筑材料采用乡土的竹木结构和场地现有的红砖为主。(如图十一)
 
        图十一
 
        图十二
 
        图十三
        十二工坊片区原先为一家私企纺织厂,以棉兴纺的历史见证钟家巷的发展履程,承载着老一辈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历史记忆。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棉花病虫害的影响,纺织厂开始走向衰败。于是,我们将纺织厂区域拆改为十二工坊,致力于将工坊打造为创之地-吸引着艺术创意人才的聚集地;仓之形-承载着文化内涵的空间场所。将董浜的乡情十二品,面筋、米酒、酱瓜、豆腐、大咏斋、炒货、蒸菜、米糕、雪菜、童颜、蒲菖、灯谜等体现在工坊中,赋予了工坊以会客,展示工艺流程和售卖的功能。工坊的拆改策略是保留屋况良好的两幢厂房,并且将此跨厂房顶部空间开放,打通整个场地两侧的外部空间联系。工坊整体建筑形态采用蒲编的肌理,对应菖蒲文化,反复使用“坡屋顶”的元素并进行抽象和组合,形成连续的大屋面空间。保留厂房结构构架,间隔墙拆除,在大空间中加入展示空间和休闲空间。休闲空间作为户外客厅,加入了猜灯谜,办灯展的活动,为人们提供了聚会玩乐的空间。(如图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图十四
 
        图十五
        4 实施方法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设计想法落在细节处。为了体现灯谜文化,我们打造了灯笼亭,并且用光影的形式来营造空间上的文化氛围;我们将灯的形态、图案纹样、谜语的内容等元素用在铺装、小品、园建细部装饰等方面。
        施工过程中,我们多次走访现场,全面的指导施工。运用现场从老旧建筑上拆除的废木、瓦片,各家各院丢弃不用的石材来作为我们设计的原材料,打造真正生态环保的设计。并且为了保证多个节点的设计线条现代优美,我们多次召开项目研讨会,召集了民艺大师参与对方案的讨论,他们结合自身对董浜镇历史文化的认知,给到了我们很多可实施参考意见。我们再次走访居民,征集他们对于设计的想法和真实需求,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之后再真正实施。并且我们在现场及时的核对施工图纸,来解决施工面临的各种棘手问题,以此保证设计的落地效果。
        5 结束语
        以文化传承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的“文化+”乡村振兴模式,是挖掘乡土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价值,使乡村的产业振兴、农民增富与村镇环境的优化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的综合事业[3]。保护住原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景观与建筑的人文价值,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到这里游玩,使得董浜镇智林村的产业增值,提升村民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徐莉.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践[J].乡村科技,2020,(15):12.
        [2]张海梅,王昕.文化认同视角下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8):192.
        [3]孙湉.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J].住宅科技,2020,4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