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问题研究 王晓彤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王晓彤
[导读] 摘要:油藏地质类型较多,分类开发能提升油气采收率。
        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第一采油作业区  天津市  00280
        摘要:油藏地质类型较多,分类开发能提升油气采收率。油藏开发地质类型是明确油藏开发中油气水运移规律、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基础,以准确地质类型划分和地质条件研究,有利于更好指导油藏开发。因此,要加强油藏开发地质类型分析,为油田增储上产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储层特点、原油性质、地质构造类型等分析,对油藏开发地质特点和地质类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主要油藏和地质类型,对下步增产措施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油藏开发;地质类型;增产措施
        前言:石油资源分布区域的地质环境复杂多边,所开采的低渗透油藏资源的天然能量不足,在石油资源进一步开发的背景下,对于地层能量的消耗程度不断增加,导致油藏资源自身天然能力扩孔严重,而现阶段的开发方式无法有效满足地层能力,因此需要逐步转变油藏资源的开发方式,借助专业的资源开采设备以及开采工艺技术,对存储油藏资源的地质进行勘探,在对油藏资源地质特征全面分析的背景下,为油藏资源的开采作业实施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我国石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1、油藏开发的地质特点和类型
        1.1油藏开发地质特点
        地质条件是油藏开发重要基础资料。从储层看,作为油藏中心地带,储层具有宏观上特殊的几何构造和微观上复杂的孔隙结构等特点,含油储层大都具有隔离层、渗透层等不同层段的整套储油层,属油藏开发最基础的地质条件。储层类型、构造等直接关系油藏开发手段和采油效果,在油藏开发地质类型划分中,要首先考虑储层。以我国油田主力储层所属的陆相湖盆储层为例,大都属碎屑岩,作为形成各类地质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主沉积场所,含油丰富。含油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划分成2种主要端点类型,也是湖盆中含油主沉积体系:呈鸟足状-叶状体的三角洲为“河流型三角洲”;呈扇三角洲形状的“冲积扇三角洲”。同时,还有地质沉积水下浞积扇沉积体系和三角洲间湖湾沉积体系2类碎屑岩沉积体系也大都含油。
        从原油本身特性看,原油黏度、比重、凝固点、含蜡量等物理特性直接影响注水开发参数、采油集输工艺和油井产能等,是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重要特征。辽河油田陆相含油湖盆中,含油基本特征为原油大都属石蜡基型,整体粘度较高,即使在同一油源供油地质构造带内,也存在复杂原油性质变化,多呈现“似差异聚集”规律,次生油藏中原油性质多呈“高粘低凝”特征、原生油藏一般呈“上轻下重”“顶轻边重”规律。
        从油藏地质构造类型看,主要以圈闭为主要指标进行油气层分类。作为地层遮挡形成的地质构造油气聚集场所,圈闭可以以场所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等,其中构造油气藏作为油气聚集圈闭,是地质构造运动造成岩层形状改变形成的,代表性的是断层油藏和构造油藏;地层油藏是油气聚集在地层圈闭中,构成与地层地质特性一致的油气聚集区;岩性油藏属地质沉积环境变化引起的油气聚集类型,在地质沉积中沉积物岩性改变后构成透镜体油藏和岩性尖灭油藏等。不同油藏地质类型具有独特开发特征,依据实际设计不同开发方案能实现有针对性的开采,特别是开发中后期油气藏能量降低后,要根据地质类型制定挖潜增产方案。
        1.2油藏开发地质类型分析
        油藏地质类型划分和研究能对油藏进行精确的地质分类,从而明确各类油藏的地质开发个性化特征,为制定精准度高的开发措施提供依据。地质类型研究还能总结分析老油藏同类型开发规律,为该类型油藏后期勘探开采提供参考。

在油藏开发中,油藏地质面貌属于复杂综合体,在长期地质沉积中,即使相同或相似地质背景下形成的油藏,各种地质情况都不是简单的机械化组合,都存在较大变化,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内在联系,通过地质类型研究抓住这些内在联系,才能解决油藏开发中的主要矛盾,实现更高质量的开发。在具体油藏地质类型划分中,并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和划定界限,因此,结合对油藏开发地质特征和类型认知,提出以下油藏开发地质类型划分要点。
        一是将储层作为地质类型划分首要依据。针对我国油藏开发基本特征进行储层特点分类,比如对湖盆特有的碎屑岩沉积特征分析,就能明确储层的基本结构形式,而不同沉积体系下形成的储层,会形成非均质性较强的储层,而储层的非均质性又会影响油藏其它地质特征。比如,油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层状边水油藏、沉积旋回与原生油藏中油水系统基本相同,稠油油藏与粗岩和厚岩紧密的相互关系,粗粒河流砂体中松散的大都是次生氧化稠油油藏,在三角洲前缘砂体中发现较多的是凝析气顶油藏,湖湾席状砂体较多的储层含有轻油,复合河流和三角洲中形成的储层大都是中等粘度原油。
        二是对原油性质进行分类研究。对原油性质比较特殊的油藏,开发中必须重点考虑原油性质,而储层可以放在其次考虑。比如,稠油注水开发效果不好,必须实施稠油热采;油藏中含油较多的富气气顶时,必须在开采中注意防止凝析油损失。
        三是对油藏构造类型进行分析。构造油气藏是由地质构造变化造成的,以背斜油藏、断层油藏和裂缝油藏为主;地层油气藏比较难于发现,是因储集层纵向断面形成的,以潜山油藏为主,岩层较为复杂,包括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和火山岩等,因为油气运移通道不整合造成油源断裂,存在不整合油藏和地层超覆油藏等,总体上是通过地层结构的地质变化形成的油气储集空间。岩性油藏是隐蔽性油藏,一般与地质沉积历史中河湖体系和古地形存在较大关联,以群或组形式出现,有利于后期勘探开发,主要包括透镜体油藏、岩性尖灭油藏和物性封闭油藏等。
        2、不同类型油藏的增产措施
        常见的古潜山油藏多为地质油藏,具有构造油藏和岩性油藏特点,在油田油藏类型中占据很大部分,对这种综合型的油藏进行研究,有利于油田增产。在增产措施上,主要考虑注水、压裂、酸化、提高油气采收率等工艺,综合分析注水开发、稠油热采是提高产能的有效方法。特别是辽河油田较多的稠油油藏,原油具有粘度大、流动摩阻大的特点,增产思路是提高稠油温度降低粘度。具体可通过注入蒸汽进行降粘,浅层稠油可通过蒸汽驱油和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方式进行开发。要先降压后再实施蒸汽驱油,提升热源利用效率;油藏埋深也是影响产能的重要因素,出液温度高对地面设备要求也比较高,突破这些技术难题才能提高热采效率。同时,可采用组合式蒸汽吞吐方式开发,经过多轮蒸汽吞吐在压力较低时进行同注、同焖和同采,通过油藏横向联合实现多井筒抽油开采。也可利用火烧油藏方式,对驱动井下流体向油藏低温区域油井实施向前燃烧,但该方式在超稠油应用可能会形成流体阻塞;反向燃烧可克服阻塞,但燃烧耗风量较大;湿式燃烧耗风量可控制在向前燃烧的1/3左右。通过综合采用火烧油藏技术,可实现油藏升温降粘的目的,实现原油增产。
        结语:综上所述,油藏地质类型划分有利于明确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原油特性,有利于为精准的制定油藏开发方案、实施精准的油藏开发措施、提升区块产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苏萌,姚刚,乔江宏,刘铁,肖泽龙.油藏开发地质勘探的常见问题分析[J].云南化工,2020,47(01):168-169.
        [2]其那尔•胡山.论油藏开发地质特征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2):142-143.
        [3]严昌鹏,王尊天,杨帅,王继文,孙典豪.WQ侏罗系油藏地质特征与高效开发技术探讨[A].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三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石油化工应用》杂志社,20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