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乐山市五通桥区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康复科;四川乐山614000)
在中国,针灸具有悠久的养生历史。所谓针灸养生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等方法对人体经络、穴位系统进行治疗,产生防病养生的方法,是中医养生法之一。在《黄帝内经》中,掌握针灸技术的医生被称为"上工",《灵枢·逆顺》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唐代,针灸在医疗保健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地位,如在《千金要方》中,讨论了许多用于针灸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志忠所著《针灸书》 ,记载了在背部风门穴处针灸可对外感、痈证等各种疾病的预防作用。明代医家也提倡针灸保健,高武在《针灸聚英》中说: "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在这就是指疾病预防的意思。清代,潘维如在《养生需要》一书中也阐述了针灸的保健功能,他说: “人体的内脏、经络、血气、肌肉每天都受到疏忽,很容易因为外邪入体而生病。古人用针灸来预防和治疗,使邪气快速去除,身体也很快就痊愈。”
所谓针灸保健,就是对一定的腧穴进行刺激,进而刺激经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活跃,从而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针灸保健的方法与针灸治疗基本相同,但重点不同。针灸治疗侧重于纠正体内阴阳虚弱,而针灸保健侧重于强身健体,提高身体代谢能力,旨在改善健康和长寿。因为两者的重点不同,反映在选取的穴位上,也有一定的差别。若用于医疗保健,针刺手法的刺激强度应适中,穴位的选择不宜过多,以强健效果较强的穴位为主。
一、针灸原理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十二经为主体,通过经络、奇经八脉的沟通和调节,将人体的器官、四肢、肌肉和皮肤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与自然环境保持密切联系,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针灸养生法作为中医养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医疏经络、调气血、和脏腑、平阴阳等理论特色和实践优势。通过针灸,可以发挥身体的内在潜能,调节身体的内在机能,对脏腑、气血、阴阳、经络等形成影响,甚至改善心理状态。如针刺足三里能调节胃肠内分泌功能;针刺大椎能调节机体神经的一般功能;心俞能改善心脏供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气门和肺俞有利于上呼吸道保健;三阴交能调节妇科和泌尿系统疾病;涌泉能调节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状;天枢、石门能治疗肝气郁结,增强消化功能。
针灸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补虚化实,调节脏腑功能。针灸可以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对于保健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依靠经络在全身流转,起着促进、温补、气化、巩固、防御、营养等作用。只有经络通畅,气血和谐,脏腑功能才能正常发挥,身体才能平静。通过针刺手法和穴位适当刺激,可以使阻塞的经络通畅,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养生保健之目的。故而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针灸养生的机理。
阴阳平衡是健康人的生理状态,针灸养生的目的是调节和维持这种状态。针灸能够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的功能,基本上是通过阴阳经络的性质、经络与穴位的协调以及针灸来实现的。针灸实践表明,针灸作用于手太阴肺经,对肺气有益,对肺阴有益,对手太阴肺经有益,对手阳明大肠经有通气辅助传导作用;作用于足阳明胃经,经对胃气有益,对胃阴有益;作用于足太阴脾经,对足太阴脾经有益,对脾阳有强化作用;作用于手少阴心经,有益于心气,滋养心阴,活血养心,活血养阳;作用于手太阳小肠经,有益于小肠清通;作用于足太阳的膀胱经,有益于气、水通道;作用于足少阴肾经,能补肾阴,强肾阳,补肾气;作用于手厥阴心包经,能保心养血;作用于手少阳三焦经,能调理三焦气,促进三焦气化,滋养脏腑;作用于足少阳胆经,清胆通腑;作用于足厥阴肝经,疏通肝气,滋养肝血,滋养肝阴,平肝阳;作用于任经,调阴通腑;作用于督脉,可通调全身之阳气。
二、具体功效
1、疏通经络: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功能之一。若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出现病理变化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若发生疾病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应病变的途径。针灸疏通经络作用就是可以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
2、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善恶相互斗争的过程。善恶势力的消长决定了疾病的发展和结果。疾病加重时恶胜于善,疾病减轻时善胜于恶。增强身体健康,消除致病因素,是确保疾病的良性预后是必不可少的。针灸疗法就是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而针灸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也是通过疏通经络来实现的。
3、调和阴阳: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疗疾病以及养生保健的最终目的;如阴虚阳亢所致的眩晕,当针补肾俞、太溪以滋阴,针风池、太冲以潜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与针刺手法密切相关,如阴盛阳虚可见癫痫、嗜睡,阳盛阴虚可见狂病、失眠等,针灸均可选取照海、申脉两穴,而属于阴盛阳虚的癫痫、嗜睡,应补申脉、泻照海(补阳泻阴);属于阳盛阴虚的狂病、失眠,应补照海、泻申脉(补阴泻阳)。古人讲“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指出除了常规阴阳补泻,还可以采用从阴治阳,从阳治阴的方法。
综上,针灸的治疗作用实际上就是对机体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通调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实质上是激发、调动、增强了机体本身所有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注意事项
1、太累、精神高度紧张、饥饿时不宜进行针灸;;老年人和体弱者应尽量采取俯卧位针灸,选择适当穴位较少,手应轻巧。
2、孕妇不宜过猛针刺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穴,针刺这些部位及穴位可引起等子宫收缩,严禁针刺。
3、因为幼儿依从性差,针刺时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和风府,哑门穴等禁用针。
4、患者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等症,因针刺时极易出现皮下出血,故不宜针刺。
5、对皮肤感染、溃疡、疤痕、肿瘤等患者,应慎重选择针灸治疗。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灸对某些疾病确实有很好的疗效,但它不是万能药,尤其是对某些急性、严重疾病的治疗。应根据病情及时采取综合治疗,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充分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
我国医学认为上工治未病,常需要未病先防,针灸在养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康是坚持不懈的过程,针灸保健是一种绿色健康和安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