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1期   作者:徐平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下,素质教育不断的推进教育的改革,柔性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想要把柔性管理发挥最大的作用,必须以人为本开展管理,尊重学生的一言一行,这样才可以把作用发挥到最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徐平   重庆市万州区中加友谊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下,素质教育不断的推进教育的改革,柔性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想要把柔性管理发挥最大的作用,必须以人为本开展管理,尊重学生的一言一行,这样才可以把作用发挥到最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柔性管理模式;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82-01

        前言
        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运用,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也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班主任也学会运用更好的沟通方式与学生谈心,建立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柔性管理模式的具体特征
        (一)重视了学生的情感
        柔性管理与硬性管理不同,硬性管理比较注重校规,制度等方式约束着学生的行为。而柔性管理注重于学生情感的沟通,柔性管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更像朋友之间的聊天,在聊天中讲解道德内容以及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吐露心声。注意,对学生管理时,一定要注意言语的表达,当前小学生的自尊心较强,心理素质比较脆弱,不可训斥或者语言过激,都会造成学生的抵触行为。
        (二)重视了学生的本性
        班主任在柔性管理中,要注重人性化管理[1]。不要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强硬的命令学生学习,也不要为了显示教师威严,把教师地位放到主位。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把学生放在管理主位,耐心帮学生解决问题。通过班主任的柔性管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度也有更大的提高,学生也学会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建立了健全的人格。
        二、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运用
        (一)营造民主公平的班级氛围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要营造一个民主公平的班级氛围,学生在一个自由的氛围中,接受知识的能力普遍提高,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班主任要摒弃专制制度,建立一个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例如,在构建班级管理制度时,班主任提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清楚明白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柔性管理模式。在管理制度制定时,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最后将意见或建议统计整理,与学生讨论总结,制定完善的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更好的履行班级管理制度,提升了班主任管理的效果。



        (二)注重学生的自身价值
        在柔性管理的模式中,教师的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配角的角色,学生才是主体的角色[2]。班主任要学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在小学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不健全,并且想法较多,不同的学生之间有不同的想法,所以班主任在柔性管理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价值。例如,在班级评选三好学生时,评判三好学生的要求不只是成绩的高低,还要重视是否拥有优秀的品质。班主任可以采取投票的方式,选择学生心中的三好学生,投票的原则也要公平公正,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见。
        (三)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自身发育还没有成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并且自我约束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班主任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时间比家长接触的时间都要长,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与学生沟通交流时,明确自己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养成。例如在开展管理时,一定要结合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学习,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四)真诚与学生友好相处
        在小学阶段教育中,教师的行为举止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并且班主任对对学生的态度都取决于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表现[3]。所以在柔性管理时,教师与学生要真诚的相处,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例如,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教师应该把学生带离公共场所,在一个独处的空间内耐心的询问,了解学生之间的矛盾起因,充分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作出化解方法,最后让学生之间化解矛盾,握手和好。
        (五)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业不是特别的繁重,所以班主任加强学生生活上的管理。目前社会急速发展的情况,教学环境受外部环境以及网络环境影响,有很多不良的信息引诱着学生,发布错误的信息,导致学生有一个错误的价值观。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在错误价值观形成之前正确的引导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还有部分学习比较在意学习成绩,成绩高低起落,困扰着学生。班主任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分析成绩忽高忽低的原因,再次考试如何规避,及时帮学生解决困扰。
        结论
        总之,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发展,合理运用柔性管理模式,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韦红芳.以人为本拉近距离——柔性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智力,2020(35):183-184.
[2]邹会英.小学班主任柔性化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75.
[3]谢艳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