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1期   作者:杨婷
[导读] 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实验性、开放性的知识探索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独立掌握一些简单的生物学知识,逐步学习生物学学习的内容。知识的难度是由浅入深的。要不断解决知识问题,培养生物逻辑意识。

杨婷   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  恩施  445400
【摘要】【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93-01

        探究性学习是根据学习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知识丰富的特点提出的新学习方式。高中生物教学注重生物实验教学,在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过程中,感受实验过程、自主进行实验探究、总结实验结论、获得实验规律的三个步骤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等。
        一、以科学家为榜样,突出科学探究方法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著名的生物学家故事,这些故事往往与著名的生物学实验一起出现在教学内容中。启发学生探索生物实验的奥秘可以用榜样的力量,如“遗传与进化”,著名的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是整本书重要的实验活动,最后通过实验得出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整个必修二的遗传学基础定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后故事,从孟德尔选择豌豆种子进行实验,到实验过程中不断遭遇实验挫折和当时社会不接受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成果,到最后其他科学家发掘到孟德尔的定律的科学性,由此生物遗传学进入“孟德尔时代”。在讲述生物学家的实验故事时可以穿插一些实验的细节,让学生感受生物实验的魅力。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有关于孟德尔的介绍视频,内容不仅是关于他的豌豆实验,也可是关于他在生物科学研究的一些活动历程。了解生物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可以逐步改变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刻板印象。从科学家提出问题能力的角度出发,坚持研究分析实验活动的研究精神,介绍科学实验的概念,介绍相关的生物实验方法,使学生对生物实验活动有具体的了解。同时,教师引入探究性学习的概念,鼓励学生多了解生物学家的故事,树立生物学家偶像和生物学学习目标,以探究精神对待生物学学习。
        二、创设生物实验情景,引导学生参与
        教师在了解生物学家的实验活动后,还可以自行设计生物实验场景,鼓励学生成为生物学家独立开展和参与生物实验。如人教版必修一的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个实验较为简单并且对学生使用显微镜、实验物品使用以及观察实验结果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提前设计一套完整有趣的生物实验方案,强调生物实验课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教师在示范实验中也应注意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关注。实验过程必须严格,但不过分强调程序。从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实验入手,从教师的示范实验过程到学生的自主实验。生物实验现场不需要刻意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自然观察活动。生物实验的前提是学生和老师应该一起提问,或者学生应该组成一个团队,探索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做好科研活动的划分。在设计合理的生物实验方案时,教师应参考书籍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实验环境。同时,实验要有一定的指向性,使学生了解实验是什么,哪些生物学结论需要证明。这样一个明确的主题实验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验教学兴趣。不同的实验应该有不同的实验环境。在学习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实验方法,还要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掌握整个实验的节奏。



        三、紧抓实验过程,强调学生思维培养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实验研究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大多数学生能掌握实验的过程和结论,但不知道如何提问。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生物实验过程中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鼓励学生反复进行验证性实验,对一些思维敏锐的学生提出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实验十五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在演示实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活动。当实验结果与实验理论结论不一致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实验出什么问题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把握实验过程,首先要强调实验过程必须严格处理,以确保实验过程符合生物学研究规律。其次强调实验活动的提出,使学生能够独立提出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然后进行相关实验。
        四、重组教与学,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主要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知识的原理和起源与发展,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新知识,让学生懂得如何应用新知识。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关于学习知识的生物系统,使学生对每一个知识都能做到清晰明了,也便于学生在将来的复习中有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探索生物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发展和每个人身体器官的作用。
        五、开展课外活动,帮学生巩固知识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之外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加深印象。对于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要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理论知识。此外,教师在生物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人举办不同的活动,在保持活动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真正了解生命与生物知识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真正去实地考察,比如在学习种“群和群落”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调查的材料和范围,然后抽取一些样本,通过计算得出结论。这种探究方式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更多的了解,也能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更牢固地掌握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他们不应该把所有的内容都教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努力使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充满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与教师的合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思想交流。了解教师教学的每一步,当与教师教学发生冲突时与教师沟通。
参考文献
[1]梁云刚.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13): 169.
[2]徐国栋.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 (10):255.
[3]孙双彦.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华夏教师, 2019,(28):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