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4期   作者:邵思聪
[导读] 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为促进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进步,促进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
        邵思聪
        濉溪县水利工程管理中心 安徽 淮北  235100
        摘要: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为促进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进步,促进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节约水资源,应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化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技术水平,提高人们的水资源节约意识,从而促进中国水资源的利用,缓解当前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措施
        0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人们对于农作物灌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能够满足国民的生活水平,需要不断的采用新型的农业管理技术,并且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在降低土壤资源和水资源浪费的前提下,提高农作物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发展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我国淡水资源的水资源量有限,所以必须要在农作物灌溉的过程中采取合理的节水措施,确保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农作物的生产量,又能够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并且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建立背景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支柱产业,加强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农业产量和质量,需要加强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提升,需要从管理机构、节水灌溉工程等多个角度,加强相关体系建设,并从实际出发,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注重相关农作物的高产化管理,加强科学有效的体系建设,增加农业灌溉面积,有效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的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避免我国农业生产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2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2.1渠道防漏及管道输水技术的应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更加注重科学合理发展,实现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要挖掘现有的节水潜力,根据节水需求和农业发展现状,不断加强节水广告的有效投入、管理、技术创新和管理保护资金,以满足当前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加快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动力,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技术有效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开发先进科学技术,丰富高效节水灌溉方法。
        2.2喷灌技术的应用
        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约农业建设的投资成本,应合理应用喷灌技术。所谓的喷灌技术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达到灌溉的目的。这种灌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效率,对于陡坡或低洼山区,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供水能力,减少农田灌溉困难,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3步行灌溉技术的应用
        在农村,步行灌溉技术一般用于农田灌溉,该技术是将农村现有的各种农用机械与电力作为灌溉动力,支持相应的配套灌溉设备,促进移动灌溉的适应性。步行式节水灌溉技术是节水农艺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有机结合。这种灌溉技术不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渠工程,节省了劳动力和资金,并且保证了灌溉的有效性,更适用于农村灌溉条件,操作相对简单,机动性也比较强,灌溉作物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灌溉,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同时也为农民减少了经济支出。
        2.4滴灌技术的应用
        对于缺水严重的地区,在进行农业灌溉时,一般选择滴灌技术,用于局部灌溉,如果园、菜园等,这种滴灌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其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土壤。

水滴入作物根部附近,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这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这种灌溉技术使用方便,需要很好的技术支持,而且模式自动化,不需要人工灌溉,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灌溉效果。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往往由于水质差造成孔隙损害,因此,在采用滴灌技术灌溉耕地时,必须对水资源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以避免孔隙堵塞等情况,同时,过滤水资源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3灌溉水资源节约的措施
        3.1做好统筹规划工作
        为了较好提升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节水效果,必须要首先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能够结合该区域内相应的农业灌溉需求进行分析,进而也就能够有效促使其各个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灌溉效率得到最大化呈现,这也就能够保障相应节水效果的提升。
        3.2提高农民的节水灌溉意识
        思想意识决定的行动,农民在节水灌溉中要注重推广相关节水措施,注重在保证灌溉的前提下,进行水资源的有效节约,本灌区作为供水部门就注重相关宣传工作,制定出一些宣传小册子,争取农民的有效理解,并对农民进行有效的灌溉技术培训,让农民了解到一些灌溉知识,充分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和运用,从实际出发,注重应用技巧,才能使得灌溉方式更加的高效[2]。
        3.3合理的建立节水灌溉体系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时要注重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特别是相关监管部门,要重视严厉的制度处罚,重视监督过程中相关,潜移默化的节水意识深入,重视使用水力资源,加大相关利用率的大大提升。确保合理有效的监督,才能使得灌溉技术得到很好的运用。节水灌溉体系中要重视相关内容的建设,要重视相关理念的创新,重视相关节水意识的提升,与此同时重视相关改革机制的建设,重视相关体系内容的有效完善,才能使得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措施达到一定的效果。目前船行灌区在灌溉中水资源出现大量浪费原因就是缺乏监管、农民缺乏节水意识,如果监管人员能够有效地进行监督,农民有节水意识,那么节水事情就能变为现实。由此可见监管在灌溉过程中重要性,灌区必须重视要监管体系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节水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
        3.4加大经济投入力度
        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损耗问题来看,为了有效规避因为工程项目自身年久失修带来的一些不利问题,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修复;另外现在国家在节水灌溉工程方面重建轻管,每年都需要很大一笔养护费用,这样就必然会产生相关维修养护经费,维修养护项目越多,维修养护经费就越多,需要不断加大经济投入力度。结合相关需求来看,这种经济方面的投入需求是比较高的,仅仅依靠政府财政的支持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落实效果,继而也就需要拓宽融资渠道,从农民自身以及社会各个层面入手进行资金吸纳,进而也就能够促使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得到有效维修养护,促使其自身节水效果有所保障,尤其是对于渠道防渗修复而言,更是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在每年的维修养护项目中引起高度重视。
        4结束语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传统的农业节水灌溉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而严重的浪费现象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随着水资源短缺的发展,农业节水工程作为一项重大的用水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水资源的消耗和农业水电站灌溉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解决灌溉节水问题,通过农业灌溉有效利用水资源,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1]徐俊.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20,40(06):41-42.
        [2]刘统兵.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89.
        [3]赵颖颖.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35):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