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供热大数据激活企业提质增效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4期   作者:宋亚楠
[导读] 供热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宋亚楠
        身份证号码:12011219911216****; 天津市    300000
        摘要:供热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旧供热设施的增加和居民对供热舒适度需求的提高,一些城市供热矛盾和纠纷仍然是供热季节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对当前和今后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做出了部署,也为供热管理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在供热管理体制、法制建设、节能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寻求突破。
关键词:热计量;大数据;供热;节能
引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听到大数据这一个词汇,但是我们对于大数据真正的概念也许并不了解,只是把它简单的理解为现代信息化发展中的一种技术。其实真正的大数据概念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给出了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存在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大数据不仅仅可以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 而且还能够将带有含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通俗的来讲, 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同时,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大数据与云计算是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大数据的突出特点主要是通过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布式的挖掘,大数据的发展必须依托于云计算虚拟化技术,云储存等相关技术。
        因此我们生活中所提到的大数据其实是一种非常庞大的信息资产,是可以对很多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发掘的技术。而热用户大数据就是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了供热企业的用户管理上,热用户大数据在供热企业当中的应用以及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监控停热的用户,提高业务工作管理水平
        根据《城市供热收费管理办法》,停止用热的用户应向供热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过去的传统做法是,公司在受理停输申请后,挨家挨户关闭阀门,定期巡查,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漏关、漏査、阀门关不紧漏热、误操作等,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因用户偷热、用热等问题引发纠纷,影响公司的服务水平。在安装热计量系统和实施热计量收费后,通过查询热计量数据,及时、清晰、明确地判断热用户的实际供热状态,为运行和收费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堵塞运行漏洞,提高供热服务水平。
2 .提高商家参与供热计量的积极性,为价格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供热计量以集中供热或集中供热为前提,以适应用户热舒适需求、增强节能意识、保障供热和消费双方利益为目的。通过一定的供热控制技术、计量手段和收费政策,实现分户计量收费,是国家和人民的好事。2010年以来,某市某供热公司全面推行热计量收费。但在项目推广之初,部分用户不愿意安装热量表,甚至退出计量收费。经过几年的运行,除了政策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热计量数据已经成为指导人们参与供热计量收费的最直接依据。在热耗过程中,除了透明清晰的热成本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最大满足外,基于管网运行数据的分析结果以报表、曲线、表格等直观形式展现给用户。一方面提醒用户注意行为节能、降耗、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为热用户提供了生产调度和运营的依据,提高了用户参与热计量收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性。此外,统计上一年的总退款额、平均退款率、节约率以及退款额占各项费用的百分比,不仅可以帮助公司及时掌握热计量发展的运营收费情况,还可以预测下一年的计量费用,为政府价格部门的价格调整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运维热网、按需供热辅助决策,助力实现热网节能
        水力失调是供热管网实际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有流量调节、压力调节、供回水温度调节等。这些方法存在调整周期长、过程复杂、数据对比分析麻烦、调整粗糙等缺点。热计量管理系统提供的大数据可以帮助公司快速直观地分析热用户、单位用户、建筑用户乃至整个小区用户的流量情况、供回水温度情况。结合二级管网的管道布置,将二级管网的支、主流向后推,根据二级管网的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分配偏度差进行水力平衡调节,减少了管网水力不平衡带来的热损失,实现了管网的精细调节。火电厂传统的热交换方法是基于对应于不同室外温度的经验热指标。安装热计量装置后,可远程监控热电站的流量、温度等参数,并结合室外温度、用户热负荷、建筑围护结构、供热半径、用户特性等因素,调节热电站阀门开度,准确分配热用户所需热量。同时,公司还可以从历年全热网历史数据中挖掘出不同气候下的供需调节系数和分时分区调节系数,计算出各建筑和小区的热耗需求,进而计算出供热站的供热经济性,为生产调度提供辅助策略,实现按需供热和节能运行。
4建立供热安全应急预警机制,确保安全运行
        各地要进一步完善供热安全应急预警机制,在组织领导、保障措施、热煤储备、应急预案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加强对设施、储煤、资金、安全等方面的调查。供热企业应建立供热状况动态监测,防止出现弃热、弃管、弃供和安全事故,提前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旦发生弃烧、弃管、弃供等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供热应急预案,并采取临时接管措施,确保供热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5提高故障处理的及时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供热期间,热用户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 暖气不热和管网跑、冒、滴、漏等问题,传统的 解决方法时间滞后、查找麻烦。供热公司除了日常监测外,还应对周、月度计量管理周报中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一方面会及时处理问题表,避免问题表带病工作;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站表、楼表、户表的流量、供回水温度、温差等参数分析故障节点和原因,提高故障处理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6 .进一步加强对供热企业的监督和指导,加强对供热企业的经营管理
        各级政府和供热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府对供热企业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作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规范服务行为,为人民提供优质服务。供热期间,供热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室温检测点,定期对用户的室温进行检测。如果用户室温不达标,应采取有效措施调节温升。快速响应用户的维修请求并有效处理。供热设施不能正常供热的,供热企业应当通知用户或者公告,并立即组织维修,及时恢复供热。供热主管部门应帮助供热企业建立全章,加强管理,推广先进技术,减少和消除泄漏现象,降低单位煤耗,达到或接近行业标准。要进一步提高供热企业的收费标准,建立多种支付方式,实行预付款奖励制度,鼓励居民自觉支付,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促进热费的征收。供热企业的收费率应保证达到95%以上,以缓解供热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
结束语
        热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热计量管理系统最关键和最关键的性能,计量仪器的准确性和数据采集存储过程的无差错是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前提,因此大数据的深度分析、挖掘和利用是建立在热计量管理系统健康运行的基础上的,所有的环节和细节都没有错。在数据准确完整的前提下,通过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管理系统,测量数据将不再沉睡,通过清晰了解数据背后的热耗趋势、规律和需求变化,将有助于供热企业改变生产模式、运营管理模式,实现更好的热平衡和更经济的能源管理。
参考文献:
[1]成振宇,赵侠,李伟涛.完善热计量管理系统,打造智能供热平台.供热计量,2016(3).99-101.
[2]辛奇云.深化供热计量改革,打造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供热系统.供热计量,2015(6).47-49.
[3]周宗玻,张锐浅谈承德市供热计量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区域供热,2015(3).88-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