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磊 刘根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土木工程建筑设计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是保证工程建设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目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相关对策,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员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土木工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结构设计中仍旧有较多问题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土木工程项目的安全,而且会影响土木工程公司的经济收入,因此急需对结构设计中的问题进行探讨、解决。该文将结合设计实践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综合考虑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提出有效地解决策略。
1现阶段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牢固性设计较差
对于土木工程设计而言,牢固性是工程建筑安全的前提和保障。综合考量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工作可以发现,牢固性标准存在严重的不完善情况,是当前设计工作中存在的最大缺陷。土木工程牢固性具体是指有重力或者其他外力对建筑物造成损害时不会发生整幢建筑受损的情况。如发生火灾或者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建筑延性设计和冗余度设计没有满足相关原则,则极有可能无法继续使用,进而造成较大的财力和物力浪费。对于建筑项目而言,牢固性设计是其长期使用的根本保证,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将其作为设计工作的核心,有效避免建筑遭受外力发生大面积坍塌或者损坏的情况。
1.2缺乏对环境影响的重视
在土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水土酸碱度、综合温度、化学腐蚀以及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但是在土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会忽略环境因素,而这些因素会对钢筋以及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的保持产生影响,并且会给土木工程留下一定安全隐患。
1.3结构设计的细节处理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涉及的内容较多,想要保证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就必须要做好细节方面的处理,以此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设计人员未能充分考虑到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给后续的工程施工带来诸多隐患,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施工安全事故,对工程的使用价值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加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对策
2.1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水平
土木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结构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会受到设计人员专业水平以及自身素质的直接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该对土木工程中涉及人员的个人素质以及业务水平加以重视。从土木工程设计主体结构来看,选择的设计师应该在设计方面严谨细致,并且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相关人员不断深入研究土木工程结构,并且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了土木工程结构当中,因此,土木工程设计人员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熟练的掌握这些科学技术,使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土木工程设计。于土木工程设计而言,其是较为严谨的一项工作,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严谨细致,认真对待设计中的相关数据。土木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会受到设计荷载数据的直接影响,设计人员必须对每份数据严格把关,进而使土木工程设计更加严谨、科学。在核对数据的过程中,应该由多组人员共同进行,并重复进行核对矫正,进而使土木工程设计中的每一环节、每一部分的工作质量得到保障,进而保证整体的工程设计质量,使后期设计不合理带来的损失情况得以避免。
2.2注重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
土木工程设计人员在开展图纸设计工作时要做到严谨详细,在每一细节上标注详细的说明,这是由于建筑施工队伍中人员的素质水平不一致,不能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正确理解图纸的内容。如果在细节上没有进行详细地说明,就有可能导致施工人员对图纸产生误解,从而导致错误施工,给相关单位以及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结构设计的严谨详细,还要对经济利益引起重视。于土木工程设计单位而言,不应只采用标准图,虽然使用标准图可以使设计工作量减少,并且推进设计的进程,使设计中的错误减少。实用性,确保结构布置及后续的使用能够体现出较好的匹配效果,以此保证工程整体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使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得到保障。安全性,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环境因素、施工工艺及其耐久性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需要对湿度、温度、酸碱度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而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使工程的使用寿命得到提升。
2.3确保结构设计的整体协调性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格外重视建筑结构的整体协调性,以此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实用性及耐久性,避免在工程使用过程中出现矛盾或冲突等不良状况。首先,需要对工程中的暖通系统、采光系统及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协调,确保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其次,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前,必须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交流,使设计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硬性要求,进而提高设计方案的全面性、可操作性及有效性。最后,为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整体协调性,需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可再生资源,以此降低环境污染等不良问题,使土木工程建筑结构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协调得到保障。
2.4土木工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测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该有力地监督土木工程,并定期对其进行全面检测。但是部分建设单位认为,只要土木工程建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问题就不需要进行定期检测。其实土木工程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能发现问题,只有遇到自然灾害时一系列问题才能显现出来。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对土木工程进行定期全面检测,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安全检测可以使土木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程的结构设计一步步开展施工,进而使土木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在施工完成之后,相关单位应该指定专人对工程进行定期测试与检查,进而使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得以延续。
2.5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土木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荷载作用下工程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给予了足够重视,但是并没有重视环境因素对土木工程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带来的不利影响,象化学腐蚀、湿度、温度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会对钢筋以及混凝土的使用时间造成不利影响。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忽略了环境因素,导致土木工程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受到了不利影响,进而给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完成之后,需要经过相应的审核,审核完成之后并不代表设计稿不需要再修改。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与设计人员保持联系,在施工中遇到难题、问题时应该让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共同解决,在必要时可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避免发生安全隐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对我国人民的生活生产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而结构设计是促进工程施工得以顺利进行,保障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将自身设计能力不断提高,建设单位应该对设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对设计要求以及先进工艺有更深的理解,进而使设计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此外,设计人员应该注重设计中的细节,使土木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只有这样,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才能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裕峰.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究[J].居舍,2019(24):125.
[2]沈杉,毛一玲.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7):123
[3]陈鑫.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22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