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婧茹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223
摘 要:目前造成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有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市场价格变动、实际设计变更问题、人员综合水平和不合理的监管。围绕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能够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在当今社会的竞争力,帮助概预算体系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推动市政工程不断完善进步。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管理;超概预算因素;方法
在一个市政工程中,工程造价是整体项目投资回报和收益预测的一个指标。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涉及到了施工的方方面面,只有多方配合,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造价管理有效进行。但是因为各种内外因素影响,导致行业工程造价预算超支现象非常严重,这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投资的经济收益。所以在分析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因素背后的原因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策略,是当前市政工程相关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控制作用
(一)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支出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影响造价因素有很多,包括材料和人力成本等因素,也有外界的自然灾害等因素,还有人为操作失误,机械故障和材料品质不过关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出现就会导致整个市政工程施工成本增加,因此市政工程造价概预算需要在前期对这些综合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这样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方案,才能够避免在后期出现意外情况时手足无措。
(二)全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影响市政企业工程造价因素,包括了常规因素,也包括自然灾害,机械故障和人为失误等非常规因素,这些非常规因素往往就是造成其预算超标的主要原因。这些意外情况需要在前期围绕这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然后来控制造价,从而帮助企业得出最佳的预算计算结果,获得更多的收益,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能力。
(三)预算体系朝着专业化发展
工程造价的预算往往需要结合当地相关部门发布的具体金额,围绕着计价定额利润税金等要求进行设置,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项目进行勘察,以及围绕着项目地设计方案后期的施工做好有效的预算[1]。这就需要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整个预算体系,这样才能够帮助整个项目投资管理围绕着相关的预算体系和管理制度顺利进行。
二、市政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在整个市政工程中,工程的预算是整个工程造价过程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障后期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但就像前文提到的,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就会造成工程造价预算。超出的现象在整个行业内部非常严重,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管控,就需要探究这些现象背后出现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找到适应的解决对策。
(一)工程预算编制的不完善
在实际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整个市政的程序很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这些问题出现遗漏,从而导致工程造价预算不完全。另外一方面,相关的工作人员深入到施工现场,借助实地考察,将施工规模施工技术施工过程等综合因素考虑在内进行有效编制,但是因为工程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和相关的金额要求,会导致预算方法和管理机制的不确定,出现工程实际投资和前期预算出现较大的误差。
(二)市场材料价格变动较大
在市政工程中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的比例高达60%以上,所以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做好工程建材的有效管理,对整个工程造价管控将有着突出的意义,在整个市场上材料的价格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市政工程项目它的建设需要较长的周期,所以在前期就对整个项目进行预算,这就无法对材料价格做出准确的估算,尽管有部分的造价从业人员会预留出相关部分的价格区间来应对材料变化。不过受到项目周期和市场供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材料价格会比预算时要更高,这样增加了工程预算准确性的难度。
(三)市政工程造价设计变更
在市政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后期工程建设和具体施工都与前期的设计图纸来作为参考标准,但前期的图纸大多是在一种理想状态下所构建的,这样的理想状态和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地质和实际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前期工程设计和后期施工出现不符合的局面。面对这样的情况,这样工程预算完全围绕前期设计来开展,就会和实际的施工有一定的区别,还有一些设计单位会将工程设计外包给专业设计公司,这样存在了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沟通不到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直接造成工程造价超出预算。
(四)缺乏严密健全监管体系
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是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然而监督管理制度,在具体发挥落实中却会出现不到位的情况,这是由于一方面对监督管理制度重视程度很差,导致实际应用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无法结合。另外一方面就是监督部门和预算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出现。
三、市政工程造价盖超预算的应对策略
(一)科学合理编制工程预算
市政单位要优化整个工程的预算编制体系,只有这个体系完善,才能够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为项目地开展提供准确数据参考。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做好勘察,在全面细致的了解下,对比设计图纸来确定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然后工程单位可以利用分批量采购材料的方式,避免材料浪费,这样也能够在短期内保障造价结果的准确性。
(二)相关材料价格合理评估
在整个造价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材料的基本用量做好核算,这就需要深入地来到施工材料市场,对前期价格做好调研工作。围绕着近年来的价格浮动,做好相关的发展趋势预测,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价格预测体系制度,制定合理的区间,减少因为价格波动而造成的超预算现象,让整个预算能够控制在合理标准范围内。
(三)全面落实项目造价控制
为了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出现,就需要对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强化对整个施工管理环节的造价控制。因为项目本身周期长,现场复杂多变和设计内容诸多,面对这诸多的造价影响因素,围绕着施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就需要对资金的使用做好严格把控,这样层层把关,严格落实对各区域内成本变化情况。全面了解对比分析价格和各阶段的实际需求量,来减少各阶段超额情况,从而保障整体的工程项目预算管理顺利进行。
(四)完善工程监督管理体系
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整个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围绕前期缺乏严格监督管理的问题,一方面重视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利用奖惩体系,提高监督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管控的重视,这样也能够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减少因人为操作失误出现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监督人员也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密切的了解。保障标准化作业模式的进行,这样也能够减少后期返工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现金浪费。
结束语:
总结全文,随着社会化的进程加快,相关的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围绕着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造价管理工作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够保障预算工作朝着科学化合理化进行,推动我国城市化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阅.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14):145-146.
[2]赖钦涛.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5(27):55+58.
作者简介:
罗婧茹,(1994.06-)女,湖北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概预算(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