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垒
济南泽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25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具有施工效率高、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一样,施工质量是装配式建筑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并结合多年的经验,分析建造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讨论建筑质量问题和改进装配式建筑生产的措施,旨在提高装配式建筑生产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并更好、更快地发展装配式建筑。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装配式建筑与一般现浇建筑最大的区别是建造方式的不同,其特有的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等工艺流程的引入,增加了新的质量风险点。同时,我国装配式建筑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设计、生产以及施工安装体系,质量管理流程也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指导性文件、规范,给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带来了挑战。而随着装配式建筑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其质量控制必须得以重视。因此,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率,是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及实现我国建筑工业化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梳理目前装配式建筑常见质量问题及形成原因,从其根源出发寻找其控制措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思路。
2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人员和机械因素
人是项目施工和管理的主体,人的施工技术水平、操作水平、质量意识及质量活动能力对施工质量都有着影响,并且在施工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为保证施工质量,应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机械设备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有施工方案和工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2.2 成本因素
装配式建筑必须将制造过程中所需的预制零件引入制造车间的生产中。虽然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建立制造基地需要场地和大量资金,制造公司将增加建造制造基地的成本。在预制件方面,预制件价格上涨。预制好的成品零件需要运送到施工现场并进行安装,这将产生一定的成本,因此,装配式建筑的总成本将增加。
2.3 预制构件尺寸不合适
预制构件尺寸不合适是PC建筑施工中发生较多的质量问题,也是导致安装精度不够的一大原因。其在施工现场导致的后果主要体现在安装后拼缝误差大、高度不一,同时还存在构件与构件之间冲突严重,有些构件需要在现场切割等。其主要形成原因有:(1)设计人员经验不足,在构件拆分设计时对构件冲突的问题考虑不充分;(2)部分异形构件在预制构件厂批量生产的成本高且生产速度缓慢,需要在现场进行切割加工才能安装;(3)在预制构件生产时,由于质量把控不严、仪器设备或生产工艺等原因,导致预制构件尺寸与设计尺寸不一致。
3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3.1 施工准备控制措施
(1)施工准备要有前瞻性,应详细编制装配式施工质量规划。(2)要想达成质量目标,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因素。国内装配式施工人员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培训时需要重点培训工人的施工技术,切实提升其技术能力,这是保障装配式施工质量的关键。(3)技术人员应重视图纸会审,明确传统施工图和装配式施工图的不同点;科学合理地编制装配式施工方案,注意预留吊装装配件的场所,以便于更好地吊装施工。
3.2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连接有两种,第二种是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之间的连接,为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种是全面进行,对隐蔽的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验收,然后进行后浇混凝土浇筑。验收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的间距,数量,位置,装订。钢筋连接方法的可靠性,接头位置,搭接长度以及预埋件的数量和位置等;其次,混凝土和砂浆的强度和收缩率必须满足特定的施工要求。承受载荷,例如,接缝应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应为混凝土构件的接缝强度的1.2至2.5倍,承受混凝土强度的载荷应大于C15,同时,应保证最大直径混凝土的骨料小于接缝最小尺寸的25%,在混凝土或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混凝土或砂浆可以承担所有设计负荷。
3.3 预制构件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预制结构的构件,这是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最关键的部分。在工程施工前对预制结构的设计及施工后对构件的生产都能够体现BIM技术的应用。在工程的设计阶段,BIM技术利用其高效的数据搜集处理功能,将建筑工程的信息进行整理,对这些信息进行参数化处理,通过BIM模型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同时借助BIM技术的模拟手段对工程设计进行检测勘验,减小工程图与实际的误差,及时修改优化不合理的设计结构,有效提高了预制构件的科学性和标准化。在预制构件的生产中,同样运用了BIM技术的数据尽可能减少图纸与实物构件之间的误差。通过BIM技术将构件的信息数据传递给生产商,让生产商直接了解构件的尺寸大小、材料使用,能够提高构件的质量和精确度,提高之后的装配过程的效率。
3.4 改进测量定位控制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主要是由各种部件组成,并且测量时的定位精度直接关系到结构的进度和建造质量,因此,在测量时,加强定位控制尤为重要。在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中,应使用网格控制方法,并应控制每层的垂直度。设置测量点时,应避免柱子和主管的预留钢筋阻塞测量点和测量点之间的视线,严格执行测量和定位,提高测量和定位精度。最后,在所有预制部件通过验收后,公司应将水平参考线从板的底部端口向上推,垂直参考线应从左侧到右侧从外侧延伸到内侧。随后,严格按照要求沿着轴向控制网络拉长预制墙板、楼梯和阳台板的控制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分别为其设置垂直和水平控制线,然后,根据标准将轴指向内翻转到特定长度,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每个组件都根据从地面露出的安装控制线进行安装。
3.5 推行精益化管理
推行精益化管理主要是指建立各个施工环节的标准化施工流程,并对每个环节配套相应的评价体系,施工单位在各个施工环节应严格依照标准化作业流程,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约束PC建筑施工时的行为。施工人员依照标准化的施工流程规范地开展施工作业,管理人员依照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评价,将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工序正确、标准地落实到位,以实现精益化管理,确保PC建筑质量。
4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时,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是顺利推进和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所在。文中研究并系统归纳了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不足及其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这些都是控制其质量的基础。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获得蓬勃发展,通过不断构建质量控制措施、体系,有效控制质量因素,以及监控装配式施工全过程,能够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乔丹.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6):12.
[2] 许苏.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地产,2019(24):86.
[3] 王涛.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18.
[4] 王一懿.装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20.
[5] 肖博文,向国涛,吴松巍,周书弘.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城市住宅,2019,26(1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