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杰
上海松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园林景观植物种类繁多,对养护工作有很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研究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性,思考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有效方法,从管理者的责任意识、管理制度、专业化手段、工作方案四方面入手进行总结,以增加园林绿化所能创造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化;责任意识;专业化手段
引言:目前,许多园林工程采用了多种新植物,使园林维护工作更加困难。应采用精确的管理模式,有力提高园林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规范开展,根据园林植物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合理设计园林结构,保证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的绿色效益,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在绿色空间中活动和生活。
一、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性
(一)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环境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园林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在维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的发展阶段中,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一是能降低城市的噪音污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城市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却也造成了严重的噪音污染,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城市园林植物的自然生态功能可以有效地控制噪声,因此做好园林绿化工作非常必要。二是美化环境,改善生态。优质的城市园林绿化能够呈现不同的色彩,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为人们建设美丽清新的生活环境,这能够满足现代人的诉求[1]。多种植物的科学搭配,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呈现四季如春的城市面貌。三是能吸收城市的灰尘颗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大多数的园艺植物都能吸收烟雾、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等,并将这些有害气体转化为能够被生物体所接收的氧气,草坪能吸收地面上的污垢,使城市不再尘土飞扬。由此可见,园林绿化养护可以起到调节城市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使园林绿化工程的功能性得以延续
就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而言,将园林设计的设计意图转化为现实的景观是工程施工的关键目标。所以,建设者必须要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设计师对特定施工过程的设计意图。为实现良好的施工效果,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者应重视规划设计的过程和施工的过程,从而真正将设计师的真实意图转化为一个优质的园林景观。把一个设计计划转换成为一个真实存在的景观,只是项目的开始,园林工程建成后,养护是保证园林工程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如果后期不进行保养,那么开始的园林美化建设工作就白白浪费了,设计师的意图也不能得到真正的执行,这就充分说明了后续维护对园林工程所能发挥的作用意义重大。因此必须重视对园林工程的后期维护,才能真正实现园林植物的绿化景观效果,进而才能实现有效利用园林植物资源改善城市环境的目标。
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法研究
(一)提高养护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建设绿化景观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改善,因此当地的企业和政府需要对园林绿化养护引起高度重视。众所周知,绿色植物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但是植物的生命周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植物自由生长对增强生态功能很可能是没有帮助的,还有可能导致原有的设计和施工成果价值减少。因此,培养园林绿化后期养护管理者的责任意识非常关键,主体性思维的成熟和责任感的培养可以优化后勤管理植物的效果。应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让员工自觉认真做好园林管理工作,有力促进绿色植物的健康生长。比如在植物灌溉工作中,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就能保证员工定期完成灌溉工作。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所以灌溉对保护城市的园林植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最常见的灌溉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喷灌和滴灌。就喷灌而言,特点是工作效率高,但需水量大,灌溉面积小,投资成本高,推广面临很大阻力。而滴灌的优势则比较明显,需要较少的投资成本,滴灌利用水滴完成灌溉,使得水的渗透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灌溉次数也会有所减少,用水效率也很高,有利于改善和美化环境。
滴灌投入的人力资源成本比较高,而这就需要养护管理者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才能高效完成该项工作。
(二)提高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水平
城市绿化景观保护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建设园林绿化工程主要目的是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使人们能够舒适平静地生活。生态建设用地应以科学规划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必须根据国家政府所制定的建设标准,做好科学施工和计划管理工作,达到最高管理水平。必须突出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样也方便人们更好感受这个城市的特色,这对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进而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种植绿色植物必须适应土壤条件和水分条件,这样才能产生美观城市、改善环境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发展景观保护圈。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体制,如果景观保护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园林绿化的生态效应就无法得到良好的应用。为提高林业部城市绿化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应进一步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政策法规,形成严格规范、科学长效的管理体制,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改革创新应覆盖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的每一步、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程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园林绿化效果。明确各部门、各程序之间的分工协作,让更多的人参与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从而完善景观保护管理体制。
(三)后期养护应用专业化手段
展开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工作需要多项条件的支持,包括系统、技术和设备,为此要引导有关部门加强对园林绿化后期项目的管理工作,以促进园林绿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后续的园林绿化维护工作中,相关部门应组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管理内容和管理职责加以明确,在此条件下,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有序稳定进行[2]。为了提高园林绿化后期养护工作的成效,必须积极引进各种高新技术,并加强对技术的使用。增加对管理设施的资本投资,为园林绿化后期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重视团队建设工作,丰富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例如通过招聘专业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人才,提高团队的专业化素质,另外也可以通过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比如提高管理养护人员对植物的修剪能力,修剪管理这项工作是非常繁琐的,不同的植物需要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而且也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植物能够转化为不同的形状。在修剪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落叶乔木内部的树枝生长速度相对较快,这就加大了枯枝落叶清理的难度,为做好修剪管理工作,应遵循整合、分离、整合的原则,可面向同一类的修剪工作,将植物的分布情况考虑在内,合理调整修剪的周期。有些修剪工作则比较特殊,此时就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修剪计划,在修剪的过程中还需要检查生病和已经死亡的树枝,并对植物的生长周期有充分的考虑。比较合适的修剪时间是树木休眠期,一些特殊树种应根据规划进行适当调整,对于常绿植物的养护管理,既要满足修剪设计的有关标准要求,又要满足常绿植物的生长要求。切口应光滑,无裂缝,还要在伤口上涂抹防腐剂。
(四)制定健全的养护方案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有较强的综合性,根据园区内不同种类植物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护方案,指导具体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园区管理人员应建立完善的植物档案。档案里的内容应包括园林绿化管理的先进经验,方便针对不同园林制定个性化的养护方案,同时也能较为科学地明确人员的岗位职责,为人员的业务培训提供指导方向。园林绿化的工作人员要能够全面掌握辖区内园林景观的实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3]。根据制定的养护目标,确定工作计划,采取相应的灌溉、施肥、修剪、养护措施,对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确定除草和土壤改良的工作计划,使得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能够科学高效进行。就土壤管理工作而言,对植物健康生长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应做好管理工作,保证土壤能够为植物健康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园林绿化会用到很多种植物,不同的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和pH值的要求有一定差异,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景观设计。
结束语: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性表现为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性,能够使园林绿化工程的功能性得以延续。做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应提高养护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水平,后期养护需使用专业化手段,加强制定健全的养护方案,使得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高菊梅.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种子科技,2021,39(03):115-116.
[2]李延华.城市湿地公园园林绿化及养护管理策略的探讨[J].种子科技,2021,39(02):115-116.
[3]李聃.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和改善策略[J].现代园艺,2021,44(0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