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设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期   作者:毛艳铭
[导读] 水利工程是现代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毛艳铭
        大理白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水利工程是现代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要求做好设计信息化管理,本文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水利;设计;信息化
        在我国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水利建设也在蓬勃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从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都越来越完善,如何把信息化建设精准地植入水利工程建设中,也成了水利工程发展路径中比较突出的的重点,。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普及,其优势就是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与工作内容有效整合,对于前期工作、后期储存和记录都有十分不错的效果,在水利工程设计中也是如此。
        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1.1促进先进管理模式的形成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的信息种类繁多且琐碎,部门较多,不利于信息的整合管理,所以水利工程建设中,一直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再加上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于管理模式的形成来说是极大的阻碍。而信息化技术的引入,有效地整合了资源和各种信息,提高了工程管理和人事管理水平,实现了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
        1.2促进建设管理效率的提升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高度专业化、系统化的,这种特性直接关系到建设管理水平和项目目标的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收集、传输、存储、分类和发布各种工程信息,促进各组织之间的有效协调,确保移交工作的顺利进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利工程工作中的信息传输速度,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也更充分保障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二、需求分析
        近年来,水利工程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的进步,同时这方面的需求也急速增长。但是,由于工程项目的投资来源不尽相同,业务部门的不同建设和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进而造成了集中运营和维护的困难,无法共享数据源信息,再加上基本模块的迭代,业务模块的细分和信息孤岛,缺乏顶层设计和功能,这一系列的问题浪费了很多投资和人力等资源,对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系统效益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构建一个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作和智能应用的综合水利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对水利工程设计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应用
        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与水利工程有关的信息传播的可靠性更强,可以更有效地支持信息的传播,通过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联系起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要知道水利工程中,需要的数据很多,需要勘测地形,需要了解地区的气候情况、雨水情况和水质情况等等,在合理的利用网络技术后,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将这些信息整合到一起,并且在后续工作中也能省下很多人力物力,信息的交流、收集和存储都有很大程度上的优化。
        3.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相对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全面展示,其中的地理细节也展示的比较完整,再加上地理信息的展示是动态的更方便去完成空间分析,因此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水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中获得了巨大的反响。地理信息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前期准备的重要信息来源,在新的历史时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取得了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操作人员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出一定比例的信息图,通过多个水利工程的共同分享,对于信息的互相交流有极大的便利,方便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细节讨论和合作,对于新工程新项目,也提供了很方便的借鉴途径,一方面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经验的分享,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提高了建设过程的科学性,进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工程资源的浪费,有利于节约成本,总的来说促进了工程建设的效率。


        四、水利设计信息化发展策略
        4.1强化信息化认识
        要知道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是所有企业要走的必经之路,对于水利工程设计来说也是一样。对此,就需要加强水利工程领导人的信息化意识,要明白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所在,强化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适当加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支出,对于信息系统和设备方面,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系统,拒绝“越贵越好”的理念,只要适合自身建设要求,能够满足发展需求即可。时代在进步,落后思想必须及时摒弃,不能奢求短期的利润而放弃长久的发展,信息化建设越完善,对于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也会越来越有好处。
        4.2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水利建设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的关键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注意加强水利工程设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安排专业的导师定期培训人员,增强员工的专业知识储备,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水利工程设计单位,有必要建立开放的管理体系,必要时要以高薪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通过利用各种相关的技术培训,加强对现任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以组成一个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公司。一方面扩大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专家的培训规模,增强了信息化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举办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和培训课程,可以提高设计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热情,并为水利设计行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4.2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首先要明确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提高效率、完善制度、培养人才、落到实处”,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明确总体目标实施后再逐步执行,该计划应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考虑到信息技术更新和设备拆除的短期性质,短期计划应比长期计划更为重要,大大小小的短期计划加起来,其实也就是所谓的长期计划,根据具体情况情况,信息化过程将逐步进行。
        4.3应用专业模型技术为信息化技术提供应用支持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主要应用目的是确保决策效率,从灾害和水情分析的结果中获取数据,再通过信息化系统整合信息并建模,就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可行性分析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专业示范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完善,为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供有效的支持。
        4.4支撑体系
        水利工程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要确保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支持。它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建立水质保护标准化规范。水利信息网络平台是一个系统项目,包括各种管理级别和各种业务范围,在该系统中有各种数据需要访问,分析和统计,因此,需要用于信息网络平台的子模块的互连和相互通信,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的统一标准化管理。二是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网络信息安全是建设水资源管理信息网络平台的重要保证。它必须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不能触犯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严格规范信息化过程,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要保证有入侵检测和系统访问控制等高级网络安全技术,以确保水资源管理信息网络平台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5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施工过程监管
        施工过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不可控因素最多的阶段。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控施工天气变化等等外界因素,以防外界因素的变化造成一些施工安全上的隐患。还要对用工用料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出现偷料减料,施工不规范等现象的发生,使工程建设顺利高效开展。总的来说,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安定因素的增多,成本的增加最后都会导致这项水利工程的失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监管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五、总结语
        由本文可得知,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未来的道路上,信息化技术会帮助水利工程管理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修远.水利设计信息化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J].陕西水利,2018(06):261-262.
        [2]王玫丽,谈晓珊,高军,张新宇.基于GIS的玛纳斯河灌区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J].水利信息化,2018(05):65-68.
        [3]肖晓春,张煦,邓小刚.水利枢纽工程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框架设计[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8,41(07):47-51.
        [4]张以森,郭琳.浅谈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