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用建筑中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期   作者:郑光伟
[导读] 建筑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到有利地位
        郑光伟
        61042419791206****
        摘要:建筑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到有利地位,那么就必须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这样才能够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帮助。一个建筑自身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使用,而且还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所以,就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根据其施工技术要有效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更好保证建筑物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城市规划、城区改造、公共设施建造对于建筑工程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工程项目对于建筑施工的水平、速度和工程完工的质量都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并不能达到要求的标准,这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技术和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广大施工企业就必须找出原因并进行积极解决,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跟上时代的发展。
        1民用建筑中施工技术的应用
        1.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是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主体结构施工项目,其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体质量,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加强质量管理工作,重点关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搅拌和运输两方面,实施连续性角逐工作时,则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如果是在温度较高的天气条件下开展混凝土施工活动,那么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降温,以免温度过高而出现质量问题。为了方便混凝土搅拌作业,前期施工砼材料招标时选用信誉高、质量好、距离近的拌和站供应商。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先清理混凝土的表面杂物,保持洁净性,使其表面维持湿润状态,将其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二次浇筑时,不可形成混凝土裂缝。
        1.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技术是民用建筑中的骨架施工项目,其作用在于提高民用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应用钢筋施工技术时,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来执行作业,不可违背其操作流程。在吊装和焊接钢筋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质量管理,牢固绑扎钢筋。在钢筋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当熟悉钢筋施工设计图纸中的要求,充分了解设计图纸的意图,加强钢筋材料管理工作,在钢筋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当先进行抽查,现场取样送至试验室做力学检验分析,质检合格后才能入场,以保障钢筋材料的质量,满足民用建筑施工需求。
        1.3电气系统施工技术
        在民用建筑现场施工中,电气系统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其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自动警报系统、通信系统等。在电气系统施工中,涉及多种不同类别的电气设备,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安装,以保障民用建筑的供电需求,与电力系统的运行相互配合。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线路繁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铺设电气线路,覆盖于走廊楼梯和地下车库等场所中,要保持供电的稳定性。如果电气线路方向遇到阻碍,可通过适当降低高度等方式来规避障碍,与民用建筑物的外观相配合,但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高层民用建筑则必须做好避雷措施,安放避雷针,做好接地处理,以提高防雷效果。


        2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质量
        因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施工规模比较大,对施工材料的需求量比较大,并且也需要施工设备辅助工程施工,但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存在的问题非常严重,施工材料的破坏性比较大,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造成施工资源浪费,同时建筑工程施工设备的管理不善,并且在施工期间没有做到维护和保养,使得机械设备损坏严重,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为建筑工程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在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选择方面,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负责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选购,即在施工材料选购方面,需要在市场就施工材料进行货比三家,选择质量较好的材料,并且需要将施工材料进行检验,并生成检验报告。然后选择信誉度良好的生产厂家进行合作,在材料选购方面,可以分批次进货,主要为了方便材料储存,如果施工现场材料数量较多,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并且储存环境受潮,将导致施工材料浪费严重,不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设备的选购需要提前检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好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施工设备在施工期间出现故障问题,最终提高机械设备操作水平。
        2.2积极引进新技术,改进技术操作弊端,提升技术操作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技术操作对于工程质量建设的贡献作用,在技术管理工作落实中,管理团队应立足长远,积极引进新技术,通过新技术的操作使用,改进以往技术使用存在的弊端,在新技术优势发挥基础上,提升整体的技术操作水平。基于以上分析,在新技术引进中,要结合工程项目具体落实,同时结合新技术形成系统化的技术施工规划,在工程项目前期阶段进行技术试验操作,技术应用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够在工程项目内部大规模推广使用。整体而言,新技术的应用是当前应对工程管理要求,应对工程复杂建设结构,同时实现成本有效控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个部门应该给予支持。
        2.3强化施工过程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力保障就是监督机制。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致使这些事故发生的根源,就是没有完善的监督体制,所以强化施工过程的监督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监督工作不能只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表面开展,要深入建筑工程的各个项目环节中去。执行监督的工作人员要保证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施工过程当中。
        2.4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有着各自的责任。所以,在建立严格管理制度的同时,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身专业水平,对每一位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利用合适的方法来有效提高施工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确保能够很好地掌握当前先进的施工技术。其次,还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意识,让管理人员能够认真工作,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避免因为事故的发生而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
        2.5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应该将整个建筑项目分成多个小环节,然后让每一个管理人员来对小环节进行管理,这样就能更好的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也就能更好的控制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对建筑项目进行质量监督的时候,需要重视起细节,保证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明确。此外,还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监督管理团队,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内容进行管理,让其根据自身的专业技术来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将质量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发达、文明进步的当今社会,为了使建筑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与进步,使建筑工程项目得到质量保证,就要不断探讨研究建筑企业进行施工时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的方法,创新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运用方法,将新科技、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到实际中来,努力提高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与质量控制水平,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袁跃.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的技术与质量控制[J].砖瓦世界,2020(4):18.
        [2]曹丹丹,高亚男.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的技术与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443.
        [3]刘东.浅谈建筑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4):199-200.
        [4]颜海波.建筑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