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期   作者:李龙豪
[导读] 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土地的合理规划与利用之上
        李龙豪
        平南县城区建设规划设计室, 广西 平南 537300
        摘要: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土地的合理规划与利用之上,才能加快其建设步伐。因此还需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引言
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与策略,保障两者的协调发展。
        一、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作用与关系
        (一)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国家政府部门,就制定了相应的土地资源管理办法,为土地资源的开发、规划、整治、利用等,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资源越发紧张,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1]。在此背景下,就需要通过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展开深入调研与分析,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方案,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有利于我国获得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实际的规划管理中,还能够确保土地资源规划与利用的合理性、可行性,避免各种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有利于城乡地区的协调与稳步发展。
        (二)关系
        城乡规划实施的主要目的为:该区域内部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充分利用,以加快城乡建设步伐。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主要目的为:实现土地利用面积与空间的科学划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可见,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紧密的联系,既有着相互协调的关系,也有着相互矛盾的关系。其相互协调的关系表现在两者的本质都为土地资源的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提高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价值,最终加快城市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2]。其相互矛盾的关系表现在:第一,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因此工作方式、制度、内容等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第二,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人文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是导致两者存在矛盾关系的因素之一。比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是以现有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基础,因此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大多为一些距离城区较远的郊区。而城乡规划实施,主要为城区土地的规划与利用,很少涉及到偏远的乡镇地区,因此就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二、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策略
        (一)健全管理制度
        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难的过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才能取得显著的成绩。因此就需要通过制度体系的完善,为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保障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国家政府部门,要结合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保障政策法律的有效落实。其次,各地区的相关部门,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然后基于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与体系,保障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序性、规范化。比如在规划工作开展前,需要先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与使命,并主动与其他人员进行互动联系,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最后,城乡规划部门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部门,还要保持密切的互动,定期针对实际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二)展开实地调研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的主要资源之一,要想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就需要做好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并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互动。首先,加强两者的协调与衔接,通过政策法律的出台,制度体系的完善,为两者的相互协调与衔接,搭建一道互动的桥梁,定期展开互动交流。不仅要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城乡规划建设为核心,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与利用。其次,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都必须基于当地的实际情况之上,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因此就需要展开实地调研工作,对当地的城区建设、工业与农业用地、闲置土地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比如禁止违建乱建行为,实现闲置土地的充分利用;做到城区建设与乡镇建设的协调与同步,有效激活各种土地资源,调整城乡经济结构,禁止农业用地的大量侵占;将污染较大的重工业开始从城区转移到郊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促进就业,加快城乡发展步伐。最后,积极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获取动态的、全面的土地资源信息。比如土质情况、地域地形、气候水源等,以及土地类型、面积、利用方式等,先获取详细全面的信息,然后进行土地变化情况的动态监控。最终站在长远与发展的角度,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加快城乡一体化与合理化发展,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规范征收流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用地的征收规模也在不断加快,导致农业耕地面积大幅减少,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协调化发展。因此在后续的工作中,城乡规划实施就要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合理把控好建设用地与农业耕地的关系,有效规范征收流程,从而加快城乡发展步伐。首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与当地农民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每一位农民的想法与观点,并且给予支持与尊重。然后引导与鼓励,促使其积极配合土地征收工作,有效保障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其次,规范土地赔偿工作,实现土地征收、赔偿环节的透明化、公开化,有效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土地征收工作的进度。最后,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多元化农业经济,比如旅游景区、农业园、湿地公园、美食街等,实现农业用地的合理利用,推动农业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此外,还可以打造以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为主的农业模式,以当地现有的资源为基础,加大开发力度,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集旅游观光、生活体验、餐饮文化、酒店娱乐为一体,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四)进行合理分配
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首先,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土地资源情况的调查与规划。并且遵循因地制宜的特点,进行现有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其处于平衡的状态。比如土质肥沃的土地资源,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土壤沙化严重的土地资源,可以用于工业建设或防护林种植,以实现城乡用地的协调。其次,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比如相关政策的出台,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土地资源的性能,杜绝各种浪费行为,促使社会经济的协调与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价值与关系,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并且具体阐述了两者的协调策略,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就可以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展开实地调研;规范征收流程;进行合理分配等策略,实现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妍.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初探[J].华北自然资源,2020(06):126-127.
[2]林镇真.刍议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住宅产业,2020(08):74-76.
[3]曲树胜.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0(15):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