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安全监管 狠抓责任落实为实现高质量水利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期   作者:李豪
[导读] 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李豪
        绥阳县水务局   贵州省遵义市   563300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在今年启动。贵州水利系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系列重要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为实现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必须”的重要指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贵州省水利行业高度重视,以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以敢担当的态度来落实,着力提升水利安全生产监管水平,推动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必须”重要指示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必须”的重要指示,既讲大逻辑又说大众话,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责任的深刻洞察、深入研究和深谋远虑。首先“管行业必须管安全”明确了行业主管部门负有行业领域内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责任,其次“管业务必须管安全”明确了业务管理部门负有业务范围内安全生产专业监管责任,最后“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负有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句话三个责任系统总结了责任体系的构建和运作,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关键内容,也是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
(二)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必须”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
        多年来,贵州水利系统始终本着“居安而思危,则终不危”的安全理念,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快构建长效机制,全力做好各项工作,水利安全生产始终保持稳定态势。
        二、狠抓责任落实,全力做好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
        2020年4月10日,国务院安委会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布置并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贵州省水利厅及时制定了《贵州省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将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作为一项重要专题来抓,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全面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一是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铁面、铁规、铁腕、铁心”、“四铁”精神,全面落实见人、见事、见时间、见责任、见终端、见成效“六见”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督责任的意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属地管理、分级管理相结合等原则划分了省、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督责任;二是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强化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带头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建立企业负责人带班制度,在安全生产关键时间节点在岗在位,盯守现场;三是督促指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把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情况作为督查重点,纳入日常检查和年度安全评价之中,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强化问题导向从实监督,聚焦重点对象从细督导,问题严重的提出严肃批评和处罚,推动任务落实。
(二)积极推进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主要抓手,依据水利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部署,贵州先后出台《贵州省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水利厅关于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组织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水利施工单位34家,其中一级2家,二、三级32家。

制定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3年建设计划,指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推进各类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按照规范和行业标准自主创建,争取2021年底前,全省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单位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达标,2022年底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施工单位完成自评工作。
        (三)不断强化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
        一是加强水利安全管理“三类人员”考核,企业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国家和水利行业对安全生产提出的新精神、新要求,熟悉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技术;二是督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尽快完成“人人关注安全” “人人要安全”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文化建设。
        三、加强安全管控,坚决打赢防范化解水利行业重大风险攻坚战
        水利部提出要提高监管常态化、精准化和科学化水平,关键要好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和风险研判,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把握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和痛点。贵州江河水系复杂,水利工程点多面广,水利管理工作基础薄弱,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入汛以来,我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等因素,造成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局部地区出现强降雨。这些问题都给水利安全生产和度汛工作带来潜在的重大风险。面对这些新挑战,我们将始终保持高度警觉,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确保行业安全稳定。
(一)坚持完善“双控”机制,努力扛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
        一是加强“双控”体系建设。出台了《贵州省水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从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机制、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风险监管机制、信息管理三个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并对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黄家湾水库工程、马岭水库工程开展了安全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专项监督检查,监督检查过程中,以查代培,组织全省各市州安全监督人员进行现场专项培训;二是强化隐患排查。督促建立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排查机制和清单化管理、动态更新、闭环整改的调整机制,并依托“水利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定期上报危险源、事故和隐患信息,推动企业本质安全;三是严格落实隐患治理措施。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现闭环管理。
(二)切实提高防控能力,着力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监督能力
一是查清风险底数。建立健全发现预警机制,持续开展重大风险的基础调查、滚动排查,提高对重大风险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确保对重大风险隐患底数清、情况明。二是聚焦风险重点。对在建水库,组织各级各部门对所辖工地、施工营区以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重大风险进行超前防范、彻底治理,并鼓励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对已成水库,积极完善工程安全监测设施,逐库落实水库“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 推进水库安全鉴定和降等报废,逐步规范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对存在度汛风险和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重大风险的水利工程,加强监测预警,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三是着力实战演练。抓住安全生产月窗口期,各级各部门组织水利、应急、卫生等部门领导干部和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联合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切实做到一旦发生情况,能快速反应,科学应对,有效处置。
(三)奋力创新工作方法,持续砥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使命担当
        借助贵州大数据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利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加强“贵州水利.监管云”手机APP等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水利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加大水利全行业安全宣贯力度,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贵州行”活动,切实营造水利安全生产良好氛围。
        水利安全生产责任重大,贵州水利系统必须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坚定不移走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道路,为集中精力打赢水利脱贫攻坚战和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提供坚实的水利安全保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